|
|
| 首页 >> 能源要闻 >> 储能出货增长70%!阳光电源市值破4000亿
|
| |
| 储能出货增长70%!阳光电源市值破4000亿 |
| 来源:行家说储能 时间:2025/10/30 |
日前,阳光电源交出第三季度成绩单:营业收入达228.69亿元,同比增长20.83%;扣非净利润39.9亿元,同比增长59.76%;而前三季度,累计营收达664.02亿元,同比增长32.95%;扣非净利润114.86亿元,同比增长55.63%。
从现金流来看,其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增超11倍,业绩仍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资本市场也给予阳光电源三季度财报认可。10月29日,阳光电源今开169.99元,收盘于191.49元,大涨15.44%。若按盘内最高峰值194.97元计算,阳光电源的总市值从8月底的刚突破2000亿,到如今破4000亿元,呈现大幅飞跃。
众所周知,阳光电源的“好成绩”,离不开在光伏之外开辟的储能业务。
▋储能业务同比增长105%!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当下,阳光电源的储能业务已稳步成长为企业的核心业务支柱。
这一地位的巩固,直接反映在最新的财务数据中。综合相关媒体及第三季度业绩交流会(以下简称“交流会”)披露,阳光电源前三季度储能业务实现营收28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5%。相较于2024年全年40%的营收增速,这一数字呈现进一步跃升,让储能营收保持上半年逆转成为第一营收主力的姿态。
储能业务能够保持如此强劲的增长态势,并非偶然。除了公司自2006年起便着手布局、并于2014年与三星合作开发储能系统等前瞻性战略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在于阳光电源精准地把握住了全球储能市场爆发的历史性机遇。
关于全球市场的具体表现,交流会上透露了一组关键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锂电储能装机量约达170多GWh,同比增长68%。分市场来看,国内新增并网储能82GWh,同比增长61%;海外市场增长更为强劲,新增94GWh,增幅达74%,预计明年国内储能市新增装机量在150GWh-200GWh之间。
阳光电源认为,在新能源配储需求增加、海外电网安全稳定性以及欧洲动态电价出台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明年全球储能市场将保持40%-50%的增长态势。
在全球储能需求高涨的背景下,阳光电源的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公司前三季度海外营收高达408亿元,同比增长83%,占总营收比重超过60%。这一成绩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中东、美洲、亚太等高增长区域的贡献;另一方面,或也源于其加强了客户信用管理、优化了催收预警与合同条款,从而显著提升了海外业务的回款效率。回款的改善不仅直接推动了收入占比的提升,更对公司整体的现金流和资产状况产生了积极影响。
海外业务的高质量发展,也显著提升了公司的盈利水平。得益于海外订单通常具备更高利润率的特点,阳光电源前三季度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达到34.9%。最终,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8.8亿元,同比增长56.3%;净利润率也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达到18%,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均提升不小。
值得关注点的是,在海外市场竞争加剧,不少企业“卷”价格的时候,阳光电源仍能以更多的品牌、技术、产品溢价获得订单。
▋前三季度储能发货同比增长70%
深入拆解阳光电源储能发货结构与区域分布。
国内方面,阳光电源今年前三季度发货量不到5GWh;海外方面,美洲发货约9GWh,欧洲发货5GWh以上,亚太发货3-4GWh,中东发货约5GWh。整体上,阳光电源前三季度的出货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出货量(28GWh)。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储能发货同比增长70%,与市场装机增速保持基本一致,储能发货结构显著变化,海外发货占比从去年同期的63%学升到83%。
据悉,海外发货占比提升或许是因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低、盈利能力差,阳光电源采取优中选优策略,增加海外发货。对于未来的出货预期,阳光电源也在交流会明确指出,“今年储能出货目标40-50GWh,有信心完成。”
另据伍德麦肯兹(WoodMackenzie)《2025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排名》显示,2024年特斯拉以15%市场份额居于第一,阳光电源市场份额为14%,居于第二。当前储能系统市场,阳光电源的最大竞争对手是特斯拉,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也构成重要竞争关系。
今年,阳光电源储能系统的出货量能否反超,值得期待。
此外,要实现出货量持续增长,产能支撑是不可忽视的一环。2025年上半年,阳光电源储能系统的设计总产能为28GWh,前三季度的出货量已超过这个数字。同时,阳光电源也正试图扩张产能对自身订单、业务的扩张作一定的支撑。
根据此前阳光电源在港股申请上市的募资用途中明确提及,募资的资金一部分将用于海外生产基地的建设。9月,阳光电源也透露了将建设埃及10GWh电池工厂,这些或都为其未来的市场拓展提供支撑。
▋从光储到AIDC:战略布局未来增长极
事实上,转型储能、押注海外等战略,并不只是阳光电源一家企业在进行,为何是他成为站在潮头上的企业?
可回顾其从6月到10月,阳光电源在产品与技术发布上持续发力,逐步构建起覆盖多场景的储能解决方案体系的动作窥探一二其领先的逻辑:
6月,公司发布了PowerTitan3.0储能系统与整站AC智储平台,重点布局大储与电站运营领域;
8月,正式成立AIDC储能事业部,强化在系统集成与智能控制方面的组织能力;
9月,其构网型储能技术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的权威鉴定,获评“国际领先”,并向媒体开放实战探访,增强了技术公信力;
10月,再推出工商业储能新品PowerStack 510CS,与已有的255CS、835CS及PowerTitan2.0共同形成完整产品矩阵,实现从400V至35kV电压等级、2到4小时储能时长,全面适配从中小型电站到大型储能综合体的各类场景。
这一系列在技术、产品与组织上的密集布局,不仅体现出阳光电源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也使其在行业内逐步掌握了更多的“定义权”与“话语权”。
技术领先的背后,是持续且高强度的研发投入。2025年前三季度,阳光电源研发费用超过31亿元,同比增长32%;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团队规模已突破7000人。积累的专利数量同样可观:上半年累计申请专利达10541件,其中发明专利5690件,构筑了坚实的技术壁垒。
同时,当前IEA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415TWh,占全球电力1.5%,并以每年12%的速度递增;到2035年,这一数字将膨胀至1200TWh。中国信通院则预测,2025年国内智能算力规模增长将超40%。
基于AIDC储能市场的确定性增长趋势,阳光电源计划于2026年推出AIDC储能新品,进行生态卡位。阳光电源总结了其在AIDC业务上的优势:高压技术积累、固态变压器技术沉淀、绿电直供能力,以及深厚的客户资源基础。这些优势或使其在未来推进AIDC布局时,具备更强的系统性与落地能力。
阳光电源指出:“我们看到英伟达发布的白皮书提到SST配大储的方案,我们在这方面有优势……我们会努力与国际头部云厂商、国内头部的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开展产品立项和开发,争取在2026年实现产品的落地和小规模交付。” |
| 责任编辑:myadmin |
| 上一条:
做好冬供准备 大港油田储气库群完成注气 |
| 下一条:
中国能建首次发行2亿美元境外绿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