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 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 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 | 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7月在成都举行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新兴能源 >> 中国风电国际化之路还有多远?
 
中国风电国际化之路还有多远?
时间:2011/6/3 
刚刚结束的美国风能展再次成为中国风电企业展示实力的舞台。包括行业排名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风电机组研发、制造企业华锐风电在内的一大批中国风电设备制造商和零部件生产商展出了自己的最新机型和产品。在立足中国这一全球最大风电市场的基础上,中国的风电开发、制造和配套企业开始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未来几年国内风电装机容量的增速将放缓,在保持中国市场绝对领先地位的同时,进军海外市场对于华锐风电是很好的选择。”华锐风电高级副总裁陶刚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根据今年3月中国风能协会发布的《201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报告,2010年中国新增安装风电机组12904台,装机容量18927.99兆瓦,年同比增长37.1%;累计安装风电机组34485台,装机容量44733.29兆瓦,年同比增长73.3%,继续位居全球之首。

中国风电市场的高速发展催生出了一大批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同样也使国内风电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平安证券在不久前发布的一份分析报告中曾指出,国内风电整机制造环节已有近百家企业,随着国内风电装机容量的高速增长,风电整机制造商陷入“红海”,日趋激烈的价格战已经开始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开拓新的市场增长点已经成为国内主要风机制造商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

陶刚表示,从提高企业利润率方面来考虑,像华锐风电这样具有实力的风电企业进军海外市场非常必要的。近年来国内风机价格下降得较快,行业平均利润率较低。而在国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的风电市场上,风机行业的利润率却普遍较高,这对华锐风电这样具有强大研发能力的企业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增长点。

据了解,华锐风电目前在印度建设的10台1.5兆瓦风电机组的风场已经成功并网发电超过一年;3兆瓦系列风力发电机组通过了德国劳埃德船级社(GL)的设计认证,产品性能、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得到了当地市场的认可;4月份,在参加欧洲风能展后,华锐风电与希腊PPC电力公司签署了风能发电合作协议,将在希腊建立装机容量200到300兆瓦的风电场以及一个海上风电场,并将在希腊建立风电机组生产基地,据测算,合作总额最多可达到4.5亿欧元。

“在中国风电市场的竞争中,我们在规模和经验等方面积累比较深厚。”陶刚告诉记者,通过多年来的运行,华锐风电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机组运行和维护经验,在低风速、高海拔、极低温等各种极端条件下的风场运行方面经验尤其突出,这些优势无疑将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不仅是整机生产商,风电产业链上的其他中国企业同样将目标指向了国际市场。同样参加了美国风能展的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欣告诉记者,随着整机生产企业国际化速度的加快,叶片生产企业同样也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以适应中国风电企业整体国际化的脚步。

然而,尽管中国风电企业具备“开疆拓土”的勃勃雄心,但目前存在的技术、成本以及政策瓶颈依旧不能忽视。

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景华告诉记者,作为风电机组的重要零部件,目前洛轴在大型轴承的生产上已经完全可以替代欧美等国的同类产品,并且已经取得了相当的市场份额,打破了欧美公司的传统垄断。但在中小型精密轴承的制造和研发上依然和欧美公司存在差距,寻求技术上的突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将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关键所在。

陶刚表示,由于目前国内整机生产企业的综合产业基地主要都是在国内,考虑到运输成本的问题,企业需要进行更加国际化的产业布局。除此之外,如何将企业在国内产能布局方面的优势和服务优势转移到国外,适应当地政策环境的挑战,同样也是中国风电企业在走出去的道路上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英利的3年赌局:入驻海南 淘金东南亚
下一条: 可再生能源规划已上报 光伏发电装机目标上调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