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EP上海国际电力展11月举办 | 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 大会暨展览会 | 2025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携手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 2025中国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 | 第二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海洋油气大会暨展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煤炭行业 >> 城市建筑与太阳能一体化难题告解
 
城市建筑与太阳能一体化难题告解
时间:2011/4/1 
自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以来,“节能、环保、低碳生活”已成为世界城市建筑一体化过程中的焦点问题。我国建筑用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4,居全国首位,建筑节能意义十分重大。

但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太阳能产品应用范围比城市广,尤其是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购买力较强,而城市在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上却不如农村“势焰高涨”。这主要是由于他不能满足城市建筑一体化“造型、色彩、风格”新要求,进而影响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在城镇中的应用范围。

中国太阳能城市征程的起点

据专家介绍,城市建筑“一体化要求”为中国太阳能产业带来机遇与挑战,实际上,城市建筑一体化与太阳能是一对孪兄妹,城市建筑一体化与室内空间设计互为催生关系。

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纽约市洛克菲勒中心的城市建筑一体化雏形建成以来,城市建筑一体化逐渐被人们重视,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加速改变了人们关于建筑和城市的时空观念。建筑社会化和巨型化与城市立体化设计和室内的双向互动催生了城市建筑一体化的实践浪潮。同时城市建筑一体化对工程设计、设备安装、设备色彩、工程尺度等方面与建筑的功能、造型、色彩、风格、质感等要求和谐一致,而城市住宅建筑日益高密度化的今天,传统太阳能设备的安装空间不够,势必会在城市建筑一体化趋势下成为“过期产品”,这一严峻现实对太阳能产业提出了巨大挑战。

据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完美结合将会是建筑界的趋势。业内人士介绍说,必须根据建筑特点,生产与之配套的太阳能热水器,规范太阳能热水器在建筑物上的放置和安装,与建筑商协调搞好管路的预留,并结合建筑与地区特点,搞好太阳能防风、防雪、防雷等安全防护等。目前国内为实现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已经有新能源企业为城市建筑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以广东五星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第四代高效平板太阳能最为成功。第四代高效平板太阳能很好地解决了大城市发展太阳能的需求,第四代高效平板太阳能的推出,为未来的城市太阳能发展事业推向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结合平板太阳能技术的发展趋势,第四代高效平板太阳能吸收比高达0.97,其主要部件采用全铜材料,具有安全可靠、能够与建筑完美结合、使用寿命超长、高效集热、性价比高等优点。

以平板型太阳集热器为主体的太阳热水器和热水系统,都是最适合实现太阳能与建筑相结合的,也是最受建筑设计师欢迎的产品。平板集热器可以直接做房面,可以安装在自家阳台和建筑立面南墙上,有的可以做成幕墙,做成窗台遮雨蓬等等,从实现太阳能热水器与城市建筑一体化的前景上看,平板太阳能热水器很好地解决了城市建筑一体化中的难题,也成为中国太阳能城市征程的起点。

太阳能产业成为朝阳中的“朝阳”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宣布,中国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世界第一,太阳能热利用产业总产值578.5亿元,比2008年增长34.5%。截至2009年底,我国太阳能热水器总保有量达1.45亿平方米,为世界节能减排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业内人士指出,过去的一年,由于国家新政策的出台,太阳能产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今后这一产业的发展,还将会得到政府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在良好的氛围中,太阳能产业在城市建筑一体化的背景驱动下,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的朝阳产业。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库存逼近警戒线 多地火电厂再现“煤荒”
下一条: 武汉成国内首个利用外资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城市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