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力行业 >> 多元清洁是火电发展方向
|
|
多元清洁是火电发展方向 |
时间:2011/5/20 |
4月1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11年电力运行调节工作的通知,积极推动发电领域节能减排是该通知的一项重要内容。通知要求,发电行业作为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要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充分挖掘节约潜力,努力降低煤耗和污染物排放。
如何完成电力系统的节能减排目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胡学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节能减排措施的落实,最终要按照市场规律、经济规律来调节。”
火电地位不可动摇
据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全国新增发电生产能力9127万千瓦,火电新增装机所占比重从2005年的81.00%下降到2010年的64.34%。“但尽管如此,由于我国的能源资源特点所决定,火电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还将占主导地位。” 胡学浩表示,“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能源发展的表述是,“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但规划纲要没有设立具体的火电装机目标,胡学浩认为,就火电而言,立足国内以及保护环境这两点,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优化发展火电”,发展代表火电的主体地位,优化代表火电发展的多元化、清洁化、高效化。
“十一五”期间,全国电力装机连续跨越6亿、7亿、8亿、9亿千瓦大关,年均增长13.22%,快速扭转了“十五”期间全国电力大范围缺电的局面。在此期间,电源结构调整效果开始显现,火电装机容量增速逐年下降,但是火电依然是我国能源供应体系的主力电源。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调查报告,2010年,在总装机9.62亿千瓦中,火电装机容量达7.07亿千瓦,火电占整个发电能力的73.44%、发电量的80.30%。而且,根据测算,“十二五”期间,新开工建设的火电规模将达2.6亿~2.7亿千瓦。这样,“十二五”末火电占比仍将保持60%以上。
火电在能源安全体系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与我国的能源资源特点有着重要的关系。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构成中,由于短期内根本无法改变煤炭主导的情况,我国长期仍将面临多煤、少油、缺气的资源禀赋格局。煤炭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中,仍将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胡学浩认为,虽然“十二五”规划纲要没有设定火电具体的装机目标,但是,发展火电依然至关重要。因为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火电仍是主力电源,如果大幅减少火电比例,那么就需要其他形式的电源补充上去。但水电、核电开发周期较长,水电存在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的问题,特别是核电受到日本福岛核泄漏危机的负面影响,我国对于核电要重新调整发展规划;风电、光伏发电除了发电能力有限外,突然大规模并网还会带来安全性问题;生物质能发电的装机容量又难以在短时间内扩大。因此,只能继续发挥火电的主力电源的作用。
但是,发展火电是有约束性条件的。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设立的主要目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
可以想见,“十二五”时期,为满足经济飞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保证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同时要完成上述节能减排目标,虽然我国仍将继续建设火电项目,不过,在新增装机增长速度、建设方式上会有所转变。即发展清洁高效、大容量燃煤机组,优先发展大中城市、工业园区热电联产机组,以及大型坑口燃煤电站和煤矸石等综合利用电站。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郝卫平告诉记者,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火电占全国发电量的80.30%,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以火电为主的电源结构将长期存在。目前,我国的火电行业因煤电矛盾的纠葛还处于大面积亏损状态,对于火电企业来说,要走出当前困境,不要完全依靠“涨电价”、“降煤价”,应立足自身,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转变发展方式,才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小火电也有其价值
在节能减排工作中,为实现节能减排,电源中的“小火电”被停止发电或者关停。但当前,东中部地区缺电的经济发展瓶颈日益凸显,小火电还能发挥作用吗?
“从节能减排角度来讲小机组应该关停,但是从实际情况考虑,我国电力情况复杂,尤其是夏、冬季用电高峰期,电力缺口很大,小火电又有其价值。尽管小机组存在煤耗高、污染重的问题,但由于其能发挥削峰填谷的作用,所以在电力供应紧张时,小机组甚至会补贴发电。”胡学浩表示,“所以如何平衡这些矛盾,包括补偿机制、考核机制在内的诸多问题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细化考虑的。”
据了解,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包括发电调度、差别电量计划和替代发电三个方面的工作,其中替代发电更新颖和引人注目。替代发电就是让别的发电厂代为发电,以完成上网发电量任务。虽然它是从2010年下半年才开始实施,但其取得的效果明显。
由高效大机组替代高耗能小机组完成发电计划不仅能节省电煤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还能给小机组电厂带来盈利,“替代发电与简单关停小机组相比要更加合理,因为它能减少一些社会问题,比如电厂的职工再就业问题。” 胡学浩告诉记者。
据了解,江苏电网于2010年9月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替代发电”工作,其首次撮合成交和协商替代电量合计达4.335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约2.2万吨。
清洁高效大容量是方向
据胡学浩介绍,综合考虑各种固定投资、燃料成本和运行费用等因素,我国煤电基地煤电机组发电成本还是最低的;核电发电成本其次,略低于负荷中心煤电机组发电成本;考虑未来水电开发多位于偏远地区,加上生态环境、移民等社会生态以及输电成本等因素,水电成本接近或略高于负荷中心煤电成本;风电成本比煤电、核电和水电略高;而太阳能、生物质能、天然气等发电成本远高于煤电、核电和水电。
基于我国煤炭资源特点、煤电成本优势及环境保护的多种考虑,发展清洁高效大容量燃煤机组是我国电力行业新建火电机组的方向。因此,“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发展安全高效煤矿,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有序开展煤制天然气、煤制液体燃料和煤基多联产研发示范,稳步推进产业化发展。发展清洁高效、大容量燃煤机组。
有专家告诉记者,实际上,上述措施在“十一五”期间就已经实施,“十二五”规划纲再次重点提出,表明国家的推动力度会进一步加强。
火电仍蕴藏巨大商机
低碳经济是未来发展趋势,火电行业节能减排势在必行,这对我国高耗能和高排放的火电行业构成了巨大的压力。然而,正是火电行业的推行节能减排,使得我国火电行业对高效低排放发电技术和设备的需求大大增加,由此带来火电机组及其相关设备市场的巨大商机。
一是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发电系统和增压循环流化床技术是未来火电行业装备的发展趋势。超超临界机组制造企业——上海电气和东方电气等企业将抢占先机。
二是火电行业污染物排放限制日益严格,电站环保行业前景看好。脱硫、脱硝、除尘等行业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特别是随着电力行业开始试点,脱硝环保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的凯迪电力,开发了一系列(增压)循环流化床锅炉以及垃圾焚烧锅炉的华光股份,以及龙净环保(脱硫、除尘)、菲达环保(脱硫、除尘)、九龙电力(脱硫、脱硝)、众合机电(脱硫)等从事电站环保的公司都在抢占这一商机。
三是电机节能潜力大,变频技术前景广阔。2008年,全国高压变频器市场规模为34亿元(电力行业占26.1%),2009~2010年年均增长约为45%。专家预测,智光电气、荣信股份和合康变频等具有技术优势的厂家,变频器营业收入将增长迅速。
四是火电站空冷技术节水效果显著,前景一致看好。电站空冷技术非常适合我国煤炭资源丰富而缺少水的三北地区,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市场空间。
|
责任编辑:myadmin |
上一条:
舒印彪:全国统一上调电价可能性不大 |
下一条:
四大重点行业前四月用电量同比增长11.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