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以及信息、空间、海洋、纳米等高新技术领域,将是中国政府今后科技财政投入的重点。
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昨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了这一消息。
不过,这只是一个政府发出的信号,中国真正要发展这些高科技产业,依靠的主体力量将会是企业。据李学勇透露,经初步统计,2008年,全国企业研发投入的总额已经超过了3380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73%以上。
自2006年中国提出要“以企业为主体”建设创新型国家以来,企业正在中国的科技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李学勇在发布会上举例说,去年全国技术交易额的总量是2665亿元,其中,企业占去其中的80%以上。李学勇还举例说,作为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863”计划,企业已经承担了其中43%的课题。
事实上,被誉为中国科技工作“重中之重”的科技重大专项,过去由国家主抓,并诞生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整体提升综合国力的科技成果,现在也按照“以企业为主体” 往前推进。
在今年5月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中央就明确提出了“以企业为主体”加速推进科技重大专项的方向。李学勇昨日透露,作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加快推进的16项科技重大专项,目前已经部署到位。
“16个重大专项,现在已经都经过可行性论证,总体进展顺利。”发布会后,李学勇接受包括CBN记者在内的媒体追访时表示。
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主任许倞之前接受CBN记者专访时曾表示,中央今明两年投入628亿元重大专项资金,期望撬动数倍于此的社会投资。
李学勇昨日还表示,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最为重要的“创新型人才”,官方除了希望引进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的科技创新人才外,还希望引进创业人才——“即能够把技术转化为产品和产业的人才。”
据了解,去年以来,政府实施了“千人计划”这一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举措。李学勇表示,科技部正积极会同有关部门,依托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高新区,积极推动“千人计划”的实施,“并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