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5中国国际电力产业博览会暨绿色能源装备博览会 | 2025年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 | 第七届亚洲海洋风能大会10月在上海召开 | 第三届EESA储能展整装待发,邀您共赴盛会 | 2024(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要闻 >> 发展新动力技术 大排量也能实现节能减排
 
发展新动力技术 大排量也能实现节能减排
时间:2008/3/25 

    上周,国际原油价格一度突破110美元一桶。国际油价屡创新高,使人们更加关注节约能源。刚刚闭幕的今年“两会上,许多代表委员都大声疾呼,国家要采取有力措施,鼓励发展安全、节能、环保的小排量汽车。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表明,2007年全国470多万辆国产轿车销量中,1.3L以下的只占26%。

  1.3L至2.0L之间所占比例最大,2.0L以上的大排量轿车也占了相当的比例。

  从国内轿车消费对象来看,目前大约八成是私人消费,二成是公务消费。公务用车和商务用车,一般都是大排量、大尺寸的中高级以上轿车。在西藏、新疆、青海、云南等自然条件比较艰苦,路况比较复杂的地区,大排量的越野车则很受欢迎。

  国内的私人轿车消费也是有层次的。在许多老百姓还把轿车视为身份和财富象征的情况下,许多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家庭,更愿意买一辆大排量、大尺寸的中高级轿车。

  鼓励发展小排量汽车,固然是节能减排的一项有效措施。但在大排量汽车仍有很大市场需求的现实情况下,发展新的动力技术,大排量汽车也能实现节能减排。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荣惠康认为,现行的汽车发动机技术,如果能够突破一些关键技术,在节油上还有很大潜力。

  为了提高汽车发动机的燃油效率, 跨国汽车公司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宝马新7系采用的大排量先进发动机,动力提高,油耗和排放则有所减少。广州本田推出的2.0L和2.4L第八代雅阁, 搭载了全新升级的 i-VTEC发动机,油耗不增,功率提高。

  上周刚在国内上市的第八代雅阁3.5L轿车,搭载了日本本田研制的可变气缸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拥有全球最先进的VCM可变气缸管理技术,能够随着行车的实际需要,控制发动机在3缸、4缸和全6缸三种工作模式之间自动切换。在车辆起步、加速或爬坡等需要大功率输出的情况下,6个气缸投入工作;在中等加速、高速巡航和缓坡行驶时,4个气缸运转;在中速巡航和低发动机负荷工况下,仅运转3个气缸。

  由于这项新技术的采用,第八代雅阁3.5L轿车90km/h等速油耗仅为6.8升,大大低于同级别产品。油耗和排放指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即将开幕的北京车展上,福特汽车将展出最新研发成功的发动机技术—EcoBoost 。EcoBoost英文的意思是“生态促进”,兼具涡轮增压和燃油缸内直喷两种技术。采用这种技术的发动机,燃油效率提升20%、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5%,还能提供大排量发动机所拥有的卓越驾驶性能。这一新技术,首先用于福特在美国生产的大排量汽车上,然后将广泛用于福特汽车从小型汽车到重型卡车在内的多种车型。

  大众汽车(中国)正在实施的“动力总成战略”,把欧洲最新一代发动机引入中国。到2010年,大众在华的两家合资企业所生产的全系列车型将搭载这种全新的发动机,届时在华生产的大众品牌汽车油耗和排放将降低20%以上。

  有消费者反映,国产的一些小排量车,节油效果并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小排量车的发动机燃油效率不高,亟需提高科技含量。

  除了提高发动机燃油效率,通过减轻汽车自重、采用新型材料、简化车身等措施,也能节能减排。美国汽车企业一直以生产高耗油、大排量车而著称。而目前,美国三大汽车企业一边发展小排量轿车,一边通过技术进步,减少大排量汽车的能耗和排放。这些成果正在运用到在中国生产的汽车上,对推动国产汽车的节能减排,无疑也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空间房产技术获英美专利 推广可促进我节能减排
下一条: 鄂庄矿21个节能减排项目年创效益过亿元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