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2025年5月14日 星期三  公告 EP上海国际电力展11月举办 | 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 大会暨展览会 | 2025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携手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 2025中国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 | 第二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海洋油气大会暨展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特别报道 >> 光伏行业“双反”击中了谁
 
光伏行业“双反”击中了谁
时间:2012/5/31 

新能源、高科技、出口导向、民工就业、VC和PE……在中国很少有其他行业像太阳能光伏行业能将如此多的亮点聚集一身。

5月17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国生产的光伏产品做出反倾销初裁,决定对中国企业出口到美国的光伏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征收的惩罚性关税从30%-250%不等。美国政府“双反”调查的贸易制裁“靴子”终于如预料之中落下了一只,但另一支“靴子”依然悬在空中,不过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另一支“靴子”落下时的局面恐怕会更糟。

中国商务部5月24日称,经初步调查认定,美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部分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违反了全球贸易组织(WTO)的有关规定。当日,中国的光伏行业企业集体召开新闻发布会,成立产业联盟,虽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情绪化行为,但思维逻辑上的混乱已经表露无疑。

曾代理国内多家光伏企业应诉本案的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力律师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反倾销和反补贴原本是两种不同的贸易救济措施,倾销是企业以低于成本价格进行销售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补贴是政府通过对产业给予扶持来增加出口价格竞争力的行为。在不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情况下,在反倾销调查中美国默认中国企业与政府是不可分割的关联主体,已经在成本核算中对中国企业采取了非常不合理的‘替代价格’;而在‘反补贴’调查中,美国又将中国政府视为不同于企业的主体,追究政府对企业给予的‘补贴’,这明显自相矛盾。但是美国商务部在2006年推翻了其早先在乔治城钢铁案的判例,开创了可以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措施的先河,今年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又快速立法,追溯确认了‘双反’措施的合法性。中国的确是国际贸易领域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但这与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直接相关,在很多情况下,发达国家都是用印度的土地价格和墨西哥的工资价格来‘替代’计算中国产品成本。美国法律在逻辑上的假设前提是,在中国,所有的企业都是中国政府控制的,类似土地、能源、利率等的价格都是扭曲价格,并不是真正的市场价格。这种逻辑和思维方式甚至通过传媒影响到了很多普通公众。双反调查,表面上是针对行业和企业的行为,但最后肯定是指向政府经济政策的行为,而中国加入WTO时,美国和欧盟都没有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针对美国商务部的初裁决定,李力表示:“结果在预料之中,只不过比原来预计的公布日期推迟了两个月。本次应诉的4家中国企业出于对中国律师事务所能力的怀疑,都是聘请了美国律师事务所,很难相信应诉的中国企业能在举证领域会有什么优势。”

与法律专业人士信奉严谨的法律条文相比,中国的光伏企业巨头们似乎更相信在中国应该“讲政治”,因为他们已经“大”到了“不能倒”的程度。动辙牵连几十亿的银行债务和几万农民工的就业,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这无疑就是和当年国有企业破产、重组和改制一样棘手的问题。

过去半年,无锡尚德和江西赛维两家光伏巨头濒临破产的传闻似乎更是证实了这一点。记者从无锡当地政府人士处了解的消息是,“尚德电力的股份中还有无锡市政府当年创投出资的份额,根据国资法,尚德申请破产是需要政府方面同意的,这才有了网络上关于尚德申请破产的传闻”。而江西赛维破产的媒体版本也是江西省政府无法承受企业破产的后果。

天津滨海新区下属功能区的一位科技部门的官员曾对记者表示:“还好这一轮太阳能和风能热,天津没有参与,否则也会像很多地方政府一样面临行业的结构性困难。”

在这位官员思维的引导下,记者注意到,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企业几乎全部位于三线城市和县城乡镇,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二线城市的甚至都很少。李力也注意到了这种现象:“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更愿意以优惠政策来招商引资,发展太阳能光伏这类新兴产业,在前两年的景气时期,很多光伏企业在中西部地区拿政府补贴拿得自己都害怕了。”

去年9月份温州民营企业老板“跑路潮”爆发时,《南方周末》记者冯禹丁在调查报道中发现,老板跑路的、规模比较大的民营企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在使用银行贷款投资于太阳能产业。与“救温州”时最终也没有实质性政策措施落地一样,光伏行业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就在3个月前,业内曾经一度传出江苏省政府准备拿出300亿元来拯救省内的光伏产业,不过无锡尚德的一位高层人士对记者表示:“到现在为止,一块钱也没见着。”

看来,美国政府针对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贸易战,瞄准的是中国企业,打中的却是中国的地方政府。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中国强攻日本新能源市场
下一条: 碳税逼近 “节能减排不能只喊口号”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