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 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 | 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7月在成都举行 | EP上海国际电力展11月举办 | 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 大会暨展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论坛 >> 中国电力工业迈入绿色发展新阶段
 
中国电力工业迈入绿色发展新阶段
时间:2012/7/19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决定了未来电力工业发展将面临高巨化、绿色化发展等挑战,在不断迎接和化解挑战的过程中,我国电力工业将逐步实现从大机组、超高压、西电东送、全国联网的发展阶段,向绿色发电、特高压、智能电网的发展新阶段转变。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电力工业发展规模迈上新台阶,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发电装机快速增长,2011年年底全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0.56亿千瓦,人均0.78千瓦左右;内地电网全面互联,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48.03万千米,变电容量21.99亿千伏安。全社会用电量4.69万亿千瓦时,人均3483千瓦时/年左右,人均用电量首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电力工业发展质量有了较大改善。电源结构进一步优化,2011年年底水电装机达到2.31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占27.5%,非化石能源发电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在8.3%左右。电网优化配置电力资源能力明显提高,交直流特高压工程投产运行,跨大区电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明显提高。绿色发展能力明显提升,绿色能源替代效果显著,供电煤耗和电网线损进一步下降,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低。

未来,我国电力工业将逐步实现高巨化发展(电力工业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未来电力发展总量较目前也将有巨大增量),要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继续保持超过7%以上的个位数高速增长,以及在更长远继续保持巨大增量的发展。初步预测,我国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和发电装机需求都将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8.4万亿千瓦时和19.3亿千瓦左右;最终饱和需求和装机需求可能达到13万亿~14万亿千瓦时和40亿千瓦左右,发电装机将在202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

高巨化发展既对实行发电能源多元化、确保电力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对实现电力资源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出了全新的课题。我国一次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东部地区未来电力需求增长将放缓且明显低于西部地区,但需求总量仍然很大,可以安全高效建设核电、适度发展清洁煤发电和利用近海陆上风能资源建设风电、利用管道天然气适度布局建设天然气调峰发电机组特别是分布式能源系统等来满足本地区需要。

此外,尚需要通过西电东送通道大规模引进区外电能。西部地区正处于经济加快发展阶段,未来电力需求不仅增长速度快,增量还很大,既要承担首先满足本地区电力发展需要的重任,又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施西电东送战略来解决东部地区部分电力需求的难题。我国能源资源与生产力的逆向分布特征和西部向东中部地区输送巨大规模电能的客观需求,决定了需要加快发展特高压技术及其特高压电网。

电力工业实现绿色化发展则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大力发展清洁环保、高效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发电,是实现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自主提出的能源结构目标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目标“两项承诺”的战略选择。绿色发电的本质特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清洁,二是高效节能,三是循环利用。世界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同,特别是一次能源资源禀赋及其开发程度不同,各国绿色发电的实现路径及其具体内涵也会有所不同。

从我国绿色发电结构来看,要实行优先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煤电、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新能源发电、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和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发电的方针。绿色发电的形态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是集中开发与分散、分布式开发相结合,大、中、小机组发展相结合,大机组和分布式将成为电力工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二是发电与能源系统高度融合;三是智能化、网络化、家庭化、双向化等新形态将不断出现;四是新的能源发电方式将会相继出现,如利用氢能等。现有传统的电力技术难以解决绿色发电形态变化带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难题,需要加快发展智能电网来解决。(作者系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阶梯电价是电价调整的最佳选择
下一条: 专家:煤价下跌孕育改革机会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