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鲤鱼在处理过的中水里欢快地畅游,绿茵茵的草坪也是用中水浇灌的。4月21日,记者走进山东泰山纸业有限公司,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座和想象中大相径庭的现代化园林工厂。这个曾是污染大户的企业,现在通过技术创新,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企业为此每年投在环保上的资金达1200多万元。
莱城区区委书记郑金启介绍说:“莱城区通过抓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带出了一片‘绿色工业’。去年,莱城区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5.1%,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0.04亿元,增幅37.51%。”
创新引路。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抓住技术创新这个强力引擎,政府搭台推进产研合作,是莱城区带动“绿色工业”发展的举措之一。到目前,莱城区已有40家企业与高校和科研单位开展了科研联合,建成省级及省级以上研发中心8处。山东金长城集团与国家科研院所联合研发出一种环保厕所,一座厕所一年可节水1000余吨,年节约清运、处理等费用1万多元。目前,莱城区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汽车制造、新材料等新兴绿色产业为亮点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基本形成。
环保治根。莱城区牢牢把紧环保门槛,按照不添“新账”、多还“旧账”的原则,提高新上项目环保评审门槛,境内严禁新上污染项目;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产业,坚决关停治理无望企业。在重点节能降耗企业全面推行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全区已累计爆破土炼焦烟囱25根,拆除土烧结45家,关闭小炼铁3家,取缔长石加工点204处,关停转产排污企业15家。去年以来,全区共审批建设项目231个,拒批不符合规定的项目20个,环评执行率达100%。
循环生金。莱城区立足循环经济,把废弃物作为再生资源进行整合,通过技术集成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建立资源互补、产业互动的经济循环系统。莱芜汶河化工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出新型高效减水剂,彻底解决了减水剂生产过程中的废渣,产品填补国内外空白,每年增创产值1000多万元,实现利税15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