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 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 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 | 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7月在成都举行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论坛 >> 煤制气并非“灾难性”污染
 
煤制气并非“灾难性”污染
时间:2014/2/18 

在席卷大江南北的雾霾紧逼之下,中国的主管部门一改过往的谨慎态度,对煤制气的大规模发展开闸放水。

201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提出,到2020年中国煤制气将达到500亿立方米以上,占到国产气的12.5%。

在中国“富煤少气”的资源禀赋条件下,通过新型煤化工技术将富裕的煤炭资源转换为天然气,不仅能够化解过剩、促进煤炭产业发展,更能有效解决中国日益严峻的“气荒”难题,从大战略上讲这是一步好棋。

但是,煤制气“开闸”也引来不少质疑,高能耗、高耗水、高污染成为热议焦点。重要的论据是2013年9月美国杜克大学一篇题为《中国合成天然气大变革》的论文,文章认为中国大规模发展煤制气将带来“灾难性”的污染。

反对者援引该文数据说,煤制气工艺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碳排放问题,以每千立方米煤制气排放0.6吨二氧化碳排放算,500亿立方米煤制气每年至少排放二氧化碳3亿吨,按照煤制气项目40年生命周期计算,总计将产生多达120亿吨的二氧化碳,几乎相当于中国2011年全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两倍。

传统燃煤的排放情况又如何?中国8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燃煤,超过半数的煤炭用于火力发电,火力发电是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大户,每生产1度电要排放大约0.872千克的二氧化碳。

以产生的热量计算, 每方天然气热值8500大卡,一度电热值860大卡,前者是后者10倍,以该指标计算,500亿立方米的煤制气所产生的热量,大概需要5000亿度电来置换。

500亿立方米煤制气大约排放3亿吨二氧化碳,而生产同等热量的电能将会产生4.36亿吨二氧化碳,无疑比起煤制气产生的二氧化碳高出不少。

可见,发展煤制气并不会产生灾难性的污染,比起传统的火力发电、直接烧煤取暖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更低。从这个角度看,煤制气恰恰是一种更加清洁、环保的能源利用方式。

与国内天然气开发、海外LNG进口等气源相比,煤制气确实不够清洁。但是,作为对燃煤发电能源利用方式的替代升级,煤制气的优越性不应该被忽视。

短期内,中国摆脱以煤炭为主要消费方式的可能性不大,寻求煤炭更清洁、更高效的利用方式是可行、有效的选择。2014年1月,国土资源部发布《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报告显示,中国2000米以内煤炭资源总量为5.9万亿吨,其中探获煤炭资源储量2.02万亿吨,预测资源量3.88万亿吨。丰富的资源储备,将是煤制气大发展的坚实基础。

从能源安全考虑,中国的缺气问题已经非常严峻。2013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1676亿立方米,全年进口量53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首次突破30%,天然气陷入“石油魔咒”的可能性再次加大。

要化解这一难题,除了加大国内天然气资源开发外,大力发展煤制气将是长远有效的一条路。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已容不得煤制气继续无谓的“糊涂账”争论,煤制气大发展已刻不容缓。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电网企业需加快智能电网技术研发
下一条: 周彦武:继钢铁之后煤炭业也面临崩溃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