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EP上海国际电力展11月举办 | 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 大会暨展览会 | 2025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携手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 2025中国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 | 第二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海洋油气大会暨展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新兴能源 >> 2014光伏业整体亏损格局难改
 
2014光伏业整体亏损格局难改
来源:中国经济网 时间:2014/12/17 
光伏行业整体亏损格局难改变
数据显示,36家太阳能发电概念股2013年前三季度共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亿元,这一数据与2012年同比增加2.84倍。这36家太阳能发电概念股中已有17家预告了2013年年报净利润变动幅度4家预计净利润下滑,13家预增。其中,阳光电源预计2013年业绩同期上升140%到170%,隆基股份2013年实现净利润6500万元左右,将扭亏为盈。
对此,卓创资讯分析师王晓坤表示,2013年,中欧贸易争端的和解,给光伏行业带来些许暖意;加之多种利好政策的支持,经过近两年的行业洗牌,部分光伏企业已有触底反弹趋势。2014年我国光伏行业发展或将缓慢回暖,但目前仍面临重重困难:美国对我国展开第二轮双反调查,过度依赖出口的国内光伏企业面临新一轮贸易壁垒的挑战;除此之外,我国光伏行业仍面临产能过剩,技术依赖进口等困境,整体亏损格局短时间难以改变。
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能源行业研究员马思明也同意上述说法:“2014年光伏产业将面临欧美双反、产能过剩等压力,将会有一批企业面临淘汰,企业兼并重组在所难免,光伏产业面临诸多难题,完全脱困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光伏企业负债率高企融资仍是难题
据了解,2010年初,我国在硅片、电池片、组件等光伏下游产业形成了一股投资热潮,银行贷款成为资金的主要来源。随着2011年上半年,扩张产能集中投产后,全行业很快陷入恶性价格战,并在2012年引发美国、欧盟的“双反”。有业内人士表示,光伏行业贷款扩张产能后,没过几天好日子,就进入了连续5个季度的亏损。到2013年年底,行业内龙头企业的负债率在80%至85%之间,个别企业达到90%以上。
不仅负债率高企,融资难的问题也困扰着光伏企业,王晓坤表示曾经的光伏巨头尚德的亏损破产给整个行业留下深深烙印。对投资者来说,行业巨头的破产无疑印证了整个行业的亏损、低迷。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对光伏行业并无信心,为规避风险,大多数投行宁愿选择以低利率投资更稳健的行业,避免投资光伏产业。另外光伏产业投资周期长,市场回报面临风险,一个分布式光伏项目理论测算的回报率为14%,约7、8年收回成本,期间面临的风险不可预测,这无疑又提高了投资者的警惕性。
“一个10万千瓦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大概需要1亿元的前期投资,全国的示范项目需要近200亿元的投入,融资问题十分紧迫。我国国家能源局与国家开发银行与2013年8月联合发布《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金融服务的意见》,希望以金融支持的方式来促进分布式光伏的发展,但此举收效甚微。目前大多数企业仍需自有资金支持,而国开行的贷款需要经信用评级后,才能发放。”
美再双反致企业的处境雪上加霜
距离美国首次对华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仅过去两年的时间,第二轮“双反”调查又被发起。近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做出初裁,认定美国国内产业因进口中国晶体硅光伏产品而遭受实质损害。
数据显示,受两年前欧美“双反”调查影响,2012年我国光伏产品对美欧出口量大幅度下降,比2011年分别下降约30%和45%。
此次初裁结果公布后,由光伏行业人士普遍预测,美方最终裁定结果对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企业不利的可能性仍然较大。
马思明分析认为,美国对华光伏产品的第二次双反,可以说是变本加厉。此次调查试图涵盖2011年‘双反’调查所没有包括的其他所有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并同时对台湾地区提出反倾销,意欲形成对华光伏产品的全面限制,如果美国裁定征税,我国光伏业将遭遇全面设限,不少光伏企业的处境将雪上加霜。
他表示,在这种形势之下光伏企业需要积极应对诉讼,主动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调整企业发展模式。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丹麦力促合开发 降低海上风电成本
下一条: 白建华,系统布局推动风电可持续发展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