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EP上海国际电力展11月举办 | 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 大会暨展览会 | 2025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携手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 2025中国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 | 第二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海洋油气大会暨展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 戴彦德:谈中国能源发展战略
 
戴彦德:谈中国能源发展战略
时间:2008/1/9 

 

这次的对伊战争使得石油的战略储备再次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牵动了世界神经的对伊战争,无论有多少种起因,其根本性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石油。可以说谁控制了石油,谁就获得了发展经济和影响全球经济的主动权。这再次证明了经济发展对于能源,特别是石油这种不可再生性能源的依赖程度。

    作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能源消费大国,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能源消费结构以及我们的能源发展模式是否合理?是否足以保证我们的经济安全?此外,可以使我们摆脱对世界石油市场依赖的潜力有多大以及开发新能源的前景又如何?

    针对上述问题,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谈了自己的看法。

    戴彦德首先强调了我国能源和能源消费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他说,人们都知道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但有时我们可能忽视了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和高效、清洁地利用能源才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据戴彦德介绍,在过去的20年里,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翻了一番,超过了13亿吨标准煤,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能源消费大国,能源和能源消费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而未来20年经济翻两番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能源和能源消费所带来的问题同过去20年相比将会更加突出、更加严峻。因此,如果把能源问题置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中去加以充分考虑,就必须在决策中从局部着眼于全局,从近期利益着眼于长期利益。具体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选择合理的能源消费模式和经济增长模式

    戴彦德指出,虽然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大,但是人均耗能低。以汽车为例,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还不到人口只有我国十分之一的日本的20%,每百人汽车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如果中国有一半的家庭拥有私人汽车,仅此一项对于汽油的耗费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这就提醒我们要改变能源消费结构,简单说就是我们的汽车生产厂家从现在起在开发和引进新车型时,就应该有意识地生产和开发利用汽油之外的其他的新型燃料的车型,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出现石油危机时汽车生产企业和用户受到直接的冲击。

    国际上大的汽车厂商早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近几年不断在推出以新型燃料为动力的汽车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如果汽车能够以其他燃料完全替代石油,那将是人类科技史上的又一大进步,并将给汽车业带来新一轮繁荣。

    戴彦德说,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和工业结构是减少对国际市场石油依赖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首先要跨越一个观念上的障碍,即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孰轻孰重的问题。

    戴彦德说,小焦碳、小火电、小水泥、小冶炼等不但是污染大户,也是耗能大户。以火电厂为例,3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机组就比10万千瓦以下的机组耗能明显减少,而且适于进行节能改造,但是地方利益又使得耗能大的小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关闭,这就需要下大力气合理规划整治。

    戴彦德说,还有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是我们的经济增长模式问题。过去20年我国建起了一大批高耗能的合资、独资出口创汇型企业,这类企业虽然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和就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把能源消费和污染给你、产品我拿走的经济发展模式,对我们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从这一点来说,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就决定了我们的能源消费结构。

    戴彦德说,尽管“世界加工厂”对我们的就业和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果从长计议,我们这个“世界加工厂”应该是有选择的,应选择一些低耗能、低污染和高附加值的加工项目,而不应该是无条件的“来者不拒”。同样的道理,我国对外出口的一些工业产品和原材料,也是一些高能耗和高污染的产品,所换得的外汇能源以及环保的支出是不成正比的。如果从能源安全的角度来说,改变我们的工业结构迫在眉睫。

    借鉴国外经验学会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储备

    戴彦德指出,有一个问题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那就是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将面临巨大的能源需求增长的压力。但我们却恰好不是一个能源的资源型大国。

    戴彦德说,从国内能源资源的情况看,虽然我国的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则十分贫乏。截止2000年末,我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1%,石油只占2.4%,天然气只占1.2%。由于人口基数巨大,中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远比世界平均值要低。从长远看,国内能源供应将面临潜在的总量短缺,尤其是石油、天然气供应将面临结构性短缺,严重的话就有可能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这决非危言耸听。

    这次的对伊战争,使得石油的战略储备再次成为各国关注的话题。戴彦德认为,既然是战略储备,那就应该像国储粮那样,保证长期储备才行。但这种储备并不是简单地买多少油存放在那里,而是有许多可以向国外借鉴的东西。例如日本的石油战略储备并不是政府一家的事情,而是国家和民间一起储备。同时,日本的石油进口并不仅仅是依赖海湾国家,而是多元采购,以此来规避风险。

    戴彦德说,单纯地买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储备”,只有到产油国去参与勘探、开发或是投资参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石油战略储备。美国、日本、法国等经济发达国家近些年一直在海外石油产地寻求开采合作,也都是出于经济和战略上的双重考虑。

    把能源用到最少、最精,最有效的是开发新能源

    戴彦德说,从能源战略上考虑,提高能源效率和推进节能也将是部分解决未来我国能源问题的长期的有效的途径。从最近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组织的一项大型研究来看,2020年达到小康社会目标的能源需求量约为33亿吨标准煤,如果采取改进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等一系列措施,能源需求量可减少至少8亿吨标准煤,其中合成氨、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品到2020年时,当生产能力增长30%~50%时,依靠节能和技术进步可使能源需求维持在现在的水平或略有增长。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把能源用到最少、最精。

    如果从战略角度看,最有效的措施还是加紧开发新能源。据戴彦德介绍,目前除了太阳能、风能外,还有生物质能和能源植物。生物质能是一种仅次于煤、油、天然气的能源,种类有薪柴、秸秆、动物和人的粪便、城市生活垃圾、海洋生物、污水与油污等。能源物质是那些具有较高还原成烃的能力,可以产生接近石油成分是石油替代品的富含油的植物。如果政策和措施得力,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解振华:加强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下一条: 郁聪解读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