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5中国国际电力产业博览会暨绿色能源装备博览会 | 2025年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 | 第七届亚洲海洋风能大会10月在上海召开 | 第三届EESA储能展整装待发,邀您共赴盛会 | 2024(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油气行业 >> 成品油价格尚需完善动态调整机制
 
成品油价格尚需完善动态调整机制
时间:2008/12/9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首先,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倒挂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缓解。数据显示,从1993年开始,我国就从原油的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且原油的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目前基本保持在50%左右。根据国内93号汽油的零售价格测算,对应的炼化盈亏平衡点大致为每桶100美元的原油价格。也就是说,今年前9个月,国内成品油价格持续与国际原油价格倒挂,直接后果就是国内炼化企业的大规模亏损。中石化在半年报中曾披露,上半年因炼油业务亏损获得的财政补贴收入高达334亿元。

      其次,成品油消费税凸显了社会公平,但税赋水平较改革前略高。长期以来,除征收车辆购置税外,我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维护和建设资金,主要通过征收公路养路费和车辆通行费等方式筹集。由于养路费按车辆及载重计费,存在异地挂靠、大吨小标、超限超载等逃避收费现象以及收费行为不规范问题,造成车主负担不公平。取消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后,改由成品油消费税从量征收,充分体现了“多消费,多缴税”的原则。以当前每年消费约2亿吨成品油计算,成品油消费税大致可征收2500亿元。而改革前养路费等六项费用的征收规模不足1500亿元,改革之后政府将多征消费税超过1000亿元。

      再者,与国际市场有控制地间接接轨,有助于保证成品油市场的充足供应。近年来,“油荒”时有发生,且基本上都是在国际原油价格节节走高之际。原因就在于国内成品油基本由中石化、中石油的炼化厂提供,在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倒挂的背景下,成品油的供给意愿不足。改革之后,国内汽、柴油出厂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收、合理利润确定,基本上锁定了炼化业务的收益。且国际油价屡受投机资金炒作,及美元指数的影响,价格波动并非完全反应市场的供求关系。有控制地间接接轨,可避免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对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影响。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汽、柴油等成品油消费税实行从量定额计征,对油品的价格变动并不敏感,征税多少只与用油量相关联。也就是说,成品油消费税的税率随油价波动。油价涨,则税率低,反之亦然。本质上而言,由政府承担了部分油价上涨的社会成本。但也不排除国际原油价格重新步入上行通道后,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的继续提高。同时,在成品油终端消费环节,实行最高零售价格管理。最高零售价格以出厂价格为基础,加流通环节差价确定,并将原流通环节差价中允许上浮8%的部分缩小为4%左右。流通环节差价的收窄,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向消费者让利,减轻了成品油消费的成本负担。

      值得关注的是,改革方案并未披露成品油价格调整的触发机制。即国际原油价格发生多大幅度的变动,才可以调整现行成品油价格,以及包含在内的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如果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的动态调整机制。那么,极有可能再次出现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背离的现象。数据显示,自7月11日国际原油价格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记录以来,已累计下跌超过72%,而同期国内成品油价格基本保持稳定,甚至略有上涨,明显不符合市场走势及供求关系。

      因此,笔者建议,不妨将成品油价格的动态调整机制纳入方案范畴。并至少包括成品油价格主动调整的周期,以及被动调整的触发条件等内容,以稳定市场对于成品油价格的预期,避免成品油价格传导市场供求的滞后性。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中石油与广东江门签署燃气合作协议
下一条: 成品油价税费改革“一举多得”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