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4中国山东国际风能技术及海上风电装备展 | 亚洲绿色工厂设计、建设及厂务大会暨展览会 | 2024 第四届广州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制造技术展 | 2024贵州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交易会 |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油气行业 >> 关于“十三五”煤制天然气的建议
 
关于“十三五”煤制天然气的建议
来源: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时间:2016/3/15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第一个年头,也是中国煤化工一个新的起点。从第一个煤化工的开始到今日,我国煤化工行业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起伏,有过惨痛的教训也集积了来之不易的宝贵经验。我国的煤化工行业基本上包容了全世界煤制化工设备及技术,从中取得了成与败的感受,从而组建了一个新的行业,也填补了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空白。各式各样煤化工的企业的发展给国家的经济带来一些收益。但是随之也带来环保上的隐患,主要是:

(一)大部分煤制天然气企业为了经济效益原料选择的是便宜的煤种即褐煤,这种煤的特性水份高、灰份高、热值低、煤粉多于煤块(块煤与粉煤的比例约为4:6),而且褐煤易风化,风化后成为很细的粉状,导致块煤比例更低。

(二)目前,我国煤炭用量过剩的情况,加上在节能上大量投入,出现多种发电形式及近年用电量明显呈现下滑的趋势,煤价出现大幅下滑,煤炭企业出现了多年未见的低迷现象。这种实际现象,在资源供应上给用煤转型这个产业提供了一个不小的空间。这个产业只有使用低成本、低质的原料才能有收益,但是由于处理污染技术不过关,给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污染,给国家带来极大的损失,给人民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伤害。

(三)褐煤在我国主要集中于内蒙、新疆等西北地区,也是煤制天然气的主产区。中央气象台每到冬天时有预报冷空气从新疆或从西伯利亚经内蒙古到北京,同时带来大风沙尘等恶劣天气。由于新疆、内蒙地区褐煤不能充分利用,又不可能遮挡,随着狂风即会很快一路直至北京,甚至刮到更远的地方。因为这种褐煤粉要比沙尘轻得多,会被大风刮得更高更远,对人身的危害比沙尘的危害更严重,不可避免使大气出严重污染的现象出现。

上述煤制天然气存在问题,应该引起我们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此事不提前预案,防范未然,后期出现问题再改造不光经济损失巨大,还会给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提出了防范和治理大气污染,更为重要的是提出“五大理念”,其中“创新”和“绿色”,给“十三五”期间解决煤制天然气问题的大思路。为此,建议:

(一) 煤炭资源的环保使用。

粉煤和块煤在煤化工生产中搭配的合理性非常重要,它关系到煤化工工艺的安全问题,也关系到装置产能是否经济以及是否节能,这是大家都清楚一个不可辩博的事实。只有真正做到节能才能做到减排,我们应该通过工艺技术的合理搭配,工艺路线的科学优化,实现煤炭资源的环保使用。

(二)充分运用技术创新优势。

要优选出节水减排的气化技术,通过技术的组合来减少或消化掉含有难处理的有害物质污水,利用各自技术的优势做到近零排放,真正做到五中全会所提出的污染指数近零排。

(三)落实以煤代工艺的创新原则。

煤化工项目的关键技术选择是至关重要的,过去我们不同的企业在生产不同产品上针对核心、关键的煤气化装置在国内外选择了多种技术,有些气化技术在生产某些产品上发挥了它们应有的功效,生产出了合格的产品,但有些气化技术的选择是不尽人意的,既不能够连续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又不能符合环保要求,造成各方面的污染源。针对这个问题,要研究开发和推行以煤定工艺,真正让准备上煤化工项目的企业完全接受这个创新观点,从源头上改变了以前的状况,环保管控工作将会顺利完成。我们应敢于承认我们的过失,吸取过去的教训,科学、客观、真实地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实事求是地认真贯彻落实以“原料定工艺”的原则,使我国的煤化工项目真正地进入国际科技领先地位。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美国加州炼油厂采用霍尼韦尔UOP技术生产可再生燃料
下一条: 大港天然气调配计量中心合理调度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