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 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 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 | 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7月在成都举行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论坛 >> 张敬伟:俄沙联手难以提振萎靡油价
 
张敬伟:俄沙联手难以提振萎靡油价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张敬伟 时间:2016/9/8 

9月5日,G20杭州峰会期间,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两国能源部门负责人表示,他们将联手稳定石油市场。可以说,这两个分别来自欧佩克和非欧佩克的两大产油国,已经意识到了全球油价暴跌对产油国财政的危害性,决定联合行动。不过,两国尚未就限制原油产量和结束生产过剩状态达成一致。

上述消息传出后,油价闻风而动,国际基准的布伦特(Brent)原油价格上涨6%,至49.40美元/桶,后因两国并未就限产落实制定时间表,油价迅速回落至47美元/桶左右。

过去两年,全球油价下跌超过一半,这让产油国,无论是沙特为首的欧佩克国家,还是俄罗斯等其他产油国痛苦不堪,恶性竞争的石油价格战已难以持续。

面对低迷的全球油价,各种阴谋论也轮番出现。有说是沙特率领欧佩克(OPEC)要和美国的页岩油争夺市场主导权;有说是美国和沙特要用低油价打垮俄罗斯和伊朗;还有说是美国利用危机周期逼迫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火拼”以坐收渔利的……由于能源市场历来与全球地缘政治及经济密切相关,所以围绕油价暴跌阴谋论频出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实,油价下跌的直接原因是,危机周期让全球市场陷入低迷。随着工业生产能力下降,大宗商品价格低迷,油价也难逃商品价格普跌的逻辑。还有,全球能源消费大户美国开始有了利用新技术开发的页岩油,油气消费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而且还开始输出石油。此外,另一个原油消费大户中国,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对原油的消费能力也有所降低。

必须指出的是,沙特等欧佩克国家过惯了靠卖石油生存的惬意日子,对于危机周期的油价暴跌缺乏足够的预判,因而选择领着一众欧佩克国家和非欧佩克国家在市场中死磕,在这一轮全球原油零和博弈中,美国凭借着强大的石油技术和国家实力,乐得个坐山观虎斗。

G20峰会期间,俄沙两国能源部门负责人发出的合作限产信息,有助于提振全球原油价格。但是,即使俄沙及所有产油国达成限产协议,也只能解决原油产量的市场过剩问题,无法让全球原油价格重回上个经济周期的过百美元黄金时代。

一方面,原油价格低迷,并非产油国所能主导,而是全球经济依然处于低迷周期的大环境所致。2016年即将步入第四季度,IMF已经五次调低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全球主要经济体还处于艰难的爬坡中。美联储加息预期一再成空,突显美国经济复苏的势头动力不足。中国正在进行以“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改革,去过剩产能是重中之重。经济新常态的“L型”走势,也让中国这个能源消费大户的全球吞吐能力短期内难以完全恢复。与此同时,日本和欧洲还处于货币政策宽松之中。在此形势下,国际原油价格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一样,很难很快走出颓势。

另一方面,被解除石油禁运的伊朗,作为产油大国,急于提高产量恢复制裁前的市场份额。而低迷的油价,对于伊朗的影响不大,今年4月,伊朗日均产量已高达200万桶,数月之内,日均原油产量又开始翻倍,这对本已过剩的原油市场来说,不啻雪上加霜。今年4月,产油国没有达成限产协议,就因为伊朗的“不合作”。欧佩克内的沙特和伊朗如何协调立场,值得关切,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海湾地区存在着地缘政治纷争的沙特和伊朗两国,短期内很难达成原油限产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页岩油技术,已经成为原油市场有力的竞争因素。虽然美国在低油价市场下,不得不关闭了很多页岩油井,但美国在这场全球石油战中能应对自如。至于其他国家,也都进行着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因而,无论欧佩克还是其他产油国,靠出口石油来维持国家财富的时代,可能一去不返了。在后危机时代,产油国应该未雨绸缪,从石油依赖思考产业的转型升级,从靠油吃饭实现产业基础的夯基固本,探寻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道。

此次G20杭州峰会还有一大亮点,就是世界上碳排放最大的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碳排放超过38%)核准了《巴黎气候协定》。中美两国的示范效应,意味着清洁能源时代即将开启。传统的化石能源消耗,显然不合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可以预见,全球将逐步迎来清洁能源的全球研发和使用时代。

因而,尽管作为化石能源的原油价格将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将有所抬升,但在未来生态文明新时代,其价格水平难以提振。换句话说,俄沙联手,只能说明产油国不堪忍受价格战,并非全球原油价格重拾升势的拐点。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电力大数据对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性
下一条: 售电公司的成立条件与如何进行市场化交易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