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5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油气行业 >> 中国将成为头号天然气大国 环保愿望促使需求大增
 
中国将成为头号天然气大国 环保愿望促使需求大增
来源:中国新闻 时间:2017/10/25 

俄媒称,过去20年来,中国一直是拉动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学家预测,未来20年它将成为天然气需求增长的火车头。美国石油价格信息社估计,到2040-2050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主要天然气消费国。

据俄罗斯《专家》周刊网站10月24日报道,石油价格信息社援引分析师和权威机构的预测说,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正在努力减少环境污染,这将导致该国未来20年对天然气的需求大幅增长。美国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分析师尼尔·贝弗里奇预测:“中国天然气市场已进入新的黄金期。中国2017年经济增速将大幅超过去年。政府鼓励天然气消费的政策开始见效。”

报道称,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预计将达到3000亿立方米(去年是2060亿立方米)。到2040年,这个数字将再翻一番,达到6000亿立方米。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相信,这将使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国。

报道称,可再生能源的超预期发展是阻碍中国天然气需求爆发的主要风险。因为这将缩短天然气作为煤炭和未来清洁能源之间过渡品的消费时间。

很多分析师都预测中国天然气需求将急剧增长。比如,国际能源署认为,2022年前全球天然气需求每年将增长1.6%,其中40%的增长将来自中国。国际能源署的经济学家估计,到2022年,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3400亿立方米,进口量将达到1400亿立方米。相比之下,2016年中国的天然气进口量为700亿立方米。同时,中国的天然气开采量将从现在的650亿立方米增长到2000亿立方米。这将使中国在5年后成为全球第四大天然气生产国。

报道称,北京改善环境的意图为天然气进口飞跃奠定了基础。中国政府确认,2020年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将占到10%(2015年是5.9%)。10年后,这个比例将是15%。

另一家国际权威能源咨询公司——英国伍德-麦肯兹公司预测,到2035年,中国的天然气需求将增加两倍。

该公司副总裁克丽-安妮·尚克斯前不久在天然气峰会上说:“不知道中国能否完成既定任务,但即使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小幅增长,也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如果真如预测所言,中国到2030年的天然气需求或达到4500-6000亿立方米。”

石油价格信息社强调,为了提高天然气的潜力,使其价格降低到与煤炭和石油有竞争力的水平,北京必须改革天然气市场。伍德-麦肯兹公司指出,液化气市场越灵活、价格越低,中国天然气进口商的利润就越高。

英国石油公司发布的《2017年能源展望》也对中国能源业作出了预测。该公司分析师认为,到2035年,中国的煤炭消费占比将从64%(2015年)降低到42%,天然气消费占比将升至11%。未来18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将分别增长61%和186%。报告作者认为,大约再过20年,中国将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大页岩气生产国。

很多专业人士指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在天然气市场的地位将与这几年来它在石油市场的地位看齐——成为需求增长最快的主要消费国。当然,石油价格信息社提醒,这些预测的准确性取决于中国经济增长、城市化、能源政策、国际市场供给、可再生能源发展等一系列因素。

报道称,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正在向中国铺设年运力380亿立方米的“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现有的“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原称“阿尔泰线”)和萨哈林管道总运力应与“西伯利亚力量”相近。但由于中方正在研究液化气供应计划,这些管道项目存在问题。可以看出,中国还有自己大规模开采的意向。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29家民营炼厂获进口原油使用权 宝塔石化失信遭处罚
下一条: 贵港市商务局上下联动整治成品油市场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