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亚洲绿色工厂设计、建设及厂务大会暨展览会 | 2024 第四届广州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制造技术展 | 2024贵州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交易会 |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 | 2024亚洲金属建筑设计与产业博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新兴能源 >> 农林生物质发电呼唤科学发展机制
 
农林生物质发电呼唤科学发展机制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作者:冯义军 时间:2018/9/19 

“农林生物质发电产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先行者,是坚持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大力开发和利用生物质能,对于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建设美丽乡村、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近日召开的2018全国农林生物质发电行业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执行副会长郑朝晖向《中国电力报》记者表示。

我国是农林业大国,农林生物质能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规模化开发利用的良好条件。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31日,我国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270个,并网装机容量700.77万千瓦;年消化各类农林废弃物近5400万吨,年上网电量359.5亿千瓦时。

“这个产业在规模增长的同时,我们的技术装备、管理水平、商业模式都在不断创新,但是进步的程度还不够,没有达到行业的期望值,没有跟上产业增长的步伐,需要进一步提速。”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大勇,建议建立科学发展机制,积极破解农林生物质发电产业相关难题。

产业定性呼唤共识

“目前,我们的生物质能在国内发展确实遇到不少的困难,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对生物质能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认识。国家层面应该给予足够重视,生物质能发电或者是供热不仅仅是个能源项目,而且是个环保项目,也是一个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项目,关系到国家三大攻坚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所原所长周凤起谈道,应该从应对气候变化这个角度,从根源上深刻认识发展生物质能的重要性。

记者注意到,《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强调的发展生物质能的基本原则如此表述:“坚持融入环保。将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融入环保体系,通过有机废弃物的大规模能源化利用,加强主动型源头污染防治,直接减少秸秆露天焚烧、畜禽粪便污染排放,减轻对水、土、气的污染,建立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与环保相互促进机制。”

在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政策研究室主任袁宝荣看来,对于生物质能的利用,它的环保属性是放在首位的。“第二个属性就是它的民生工程的属性,那么在环保、民生这两个属性的前提之下,第三个才是生物质资源化、能源化的利用。这样来整体考量,生物质能的定位就凸现出来了。正因为这个独特的属性,它不同于其他的新能源或者可再生能源,包括光伏、风电、地热能等。包括国家是否应该补贴,怎么补贴,这些都应该跟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项目区别对待。”袁宝荣认为。

“农林生物质发电在清洁供热、大气污染防治上,也越来越凸显其重要的作用,是一项环保工程。全行业每年支付给农民的燃料收购款约150亿元,帮扶约20万户农民家庭脱贫致富,它又是一项民生工程,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执行副会长郑朝晖在致辞中表示。

“生物质发电与风电、光电有着本质的区别。风电、光电不需支付燃料成本,而农林生物质发电企业须垫钱支付占总成本 60~70%的废弃物费用给农民。所以,农林废弃物发电是环保产业,是民生工程,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不可少的产业,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庆翔集团总经理王国茂在会上指出,农林生物质发电是环保可再生能源的直接体现,必须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放在首位,要注重农民手中秸秆资源的利用,以实现环保、惠农、扶贫的目的。

“将生物质能利用纳入国家能源、环保、农业战略,加强协调、协同推进,充分发挥生物质能综合效益,特别是在支持循环农业、促进县域生态环保方面的作用,推进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研究将生物质能纳入绿色消费配额及交易体系。” 记者注意到,《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对生物质能的发展强调要求“协同推进”保障措施。

排放标准亟待规范

“农林生物质发电行业的烟气排放标准至今没能建立,政府考核企业的多项标准仍然在参照煤电,它不能真实地体现秸秆发电的特性。希望尽快建立起符合实际的、切实可行的行业标准。”庆翔集团总经理王国茂在上述论坛上谈道。

“加快制定生物质供热锅炉专用污染物排放标准。”《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如此强调。对于生物质能利用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该规划还指出:“尚未出台生物质锅炉和生物天然气工程专用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生物质能检测认证体系建设滞后,制约了产业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缺乏对产品和质量的技术监督。”

“我以前是做垃圾焚烧行业的,包括城乡一体化的项目,就是把农林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协同处理。垃圾焚烧有专门的排放标准,而现在农林生物质套用的环保标准是靠着燃煤,还要超低排放,说实话从技术角度并不是说不可行,只是从经济性上考虑值得商榷。” 谭文胜在上述论坛上表示。

在谭文胜看来,对于环保排放,不能一味地强调要有一个宽松的排放指标,应该是一个合理的指标。他认为也不能去套垃圾和燃煤行业的,应该制订一个适合行业的标准,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

记者注意到,《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 年)》中强调要严格生物质能清洁供暖标准要求:“提高生物质热电联产新建项目环保水平,加快已投产项目环保改造步伐,实现超低排放(在基 准氧含量 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 10、35、50毫克/立方米)。城市城区生物质锅炉烟尘、二氧化 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要达到天然气锅炉排放标准。”

针对农林生物质发电行业的烟气排放情况,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的徐海红在会上透露:“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制订农林生物质锅炉排放标准,研究建立生物质锅炉环境管理体系,研究制订燃煤电厂掺烧废弃物环境管理规范。”

“锅炉选型和参数选取要有利于达标排放。新建电厂要对锅炉技术参数的选取进行研究,对床温和受热面各部温度的设计和氧量控制值的选取,要从有利于降低污染物排放的角度出发。”王国茂建议,新建电厂选用流化床锅炉,流化床锅炉由于其本身优化燃烧的特点,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值比炉排炉低了近一半。在不投脱硫脱硝设备的情况下就能达标排放。

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单纯发电是死路一条,供汽供暖利国利企。”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清洁能源事业部生产总监宋鸿伟在上述论坛上大声疾呼。在他看来,热电联产因其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企业生存能力、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等优势,是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必由之路。

记者了解到,目前,农林生物质行业中热电联产做得比较好的,供热技术最成熟、规模效应最大的是庆翔集团。庆翔集团用农林生物质实现热电联产,保障三座城市35万居民进行冬季清洁供暖,并对园区实现供热。替代了辖区内所有的燃煤小锅炉,让居民脱掉口罩,卸下面纱,呼吸新鲜空气,这在国內是个创举。

作为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的代表性人物,王国茂认为,热电联产是生物质能源的最佳发展方向。“政府已明确规定新建项目必须实现热电联产。在可以预见的范围内,纯凝机组将逐步淡出。从现在起,除东北少数人少地广、秸秆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外,其他地区不能再搞纯凝机组。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清洁供热将成为主流。”王国茂谈道。

《关于促进生物质能供热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加快生物质发电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构建区域清洁供热体系,为具备资源条件的县城、建制镇提供民用供暖,以及为中小工业园区集中供热,直接在消费侧替代燃煤供热,促进大气污染治理。

今年初,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百个城镇”生物质热电联产县域清洁供热示范项目建设。“百个城镇”生物质热电联产县域清洁供热示范项目共136个,涉及20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装机容量380万千瓦,年消耗农林废弃物和城镇生活垃圾约3600万吨。其中,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126个、城镇生活垃圾焚烧热电联产项目8个、沼气热电联产项目2个。新建项目119个,技术改造项目17个。总投资约406亿元。

“‘城乡一体化生物质发电’模式,是将城乡生活垃圾处置项目和乡村农林废弃物处置项目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实现垃圾焚烧发电与生物质发电‘一站式’处理,达到土地节约、管理协同、设施共享的‘规模经济’效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值得借鉴推广。”中机第一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谭文胜建议,农林生物质和城乡生活垃圾协同处理,形成互动效应,在冬季垃圾热值低时掺烧生物质燃料提高运行水平。

“单打独斗的模式必将退场。”王国茂认为行业整合势在必行。在他看来,单个电厂或小数量电厂体魄小,信息闭塞,管理不规范,团队整体素质较低,创新动能不足,缺乏抗风险能力,集团化运作模式势在必行。

据了解,行业整合已悄然进行,华润集团、山东水发集团、锦江集团、中环国投等已对个体民企进行兼并,而且步子挺快。一些在早期干过秸秆发电,严重亏损后退出的央企也有回头现象,他们也在积极地寻找优秀民企进行合作。“最后一轮彻底洗牌整合的时间窗口会在 2021 年前后。”王国茂预测。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实现互联互通
下一条: 德国全球首批氢气火车投入服务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