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5年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 | 第七届亚洲海洋风能大会10月在上海召开 | 第三届EESA储能展整装待发,邀您共赴盛会 | 2024(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 第九届(2024)国际储能和电池技术及装备(上海)会展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节能环保 >> 节能减排步伐加快中国能源竞争优势明显
 
节能减排步伐加快中国能源竞争优势明显
时间:2009/5/19 

       国家政策的接连出台为中国能源及其相关的产业的带动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预见,节能减排的大力推广为中国各大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能源业节能减排步伐加快

       2009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为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国家发改委于5月4日发文提出今年节能减排工作的八项具体任务。同时提出,在确保经济增长的同时,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战略举措,作为产业调整和振兴的关键。

       国家发改委列出的八项任务包括: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继续加大重点工程实施力度、加快推广高效节能产品、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继续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和不断完善法规和政策。其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首要任务,而淘汰落后产能则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在国际金融危机甚嚣尘上的大背景影响下,我国一些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尽管国内经济出现了一些止跌回暖的迹象,但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不利影响还可能持续一个较长的时间。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朱彤教授指出,目前,企业重新洗牌、产业进一步优化重组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但政府在推行“上大压小”的政策过程中,一方面要建立淘汰落后产能的合理退出机制,解决好职工安置、资产补偿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严把国家新上大项目的审批关,使之与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以及技术、环保、节能等方面的要求相适应,防止已经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变相死灰复燃。

       到2020年总投资超过3万亿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透露,新能源振兴规划与此前的多项产业规划一样,主要的内容是2009-2011年三年内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任务,“新能源振兴规划最大的特点在于内容非常具体,三年内具体目标和措施都将一目了然。”

       在太阳能方面,将在偏远地区建设独立太阳能电站和户用光伏电源。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发展并网光伏电源,在资源条件号的地区建设大型太阳能电站。到2010年,太阳能发电将达到30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180万千瓦。

       而根据目前的发展速度,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原有的规划预期。梁志鹏表示,在新能源振兴规划中,各项能源的发展目标都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调整”,例如目前的风能规划是到2020年,规模达到2000万千瓦,而按照目前的新能源规划来看,到2020年,则有望达到一亿千瓦以上。

       中国能源的国际竞争优势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中国能源之路势在必行。那么,中国能源的国际竞争优势是什么?各方观点见仁见智,优势至少有两个,但尚未充分发挥:我们有巨大的能源需求和购买能力,但并未因此取得国际能源定价的话语权,往往买什么,什么贵;我们有巨大的能源技术应用需求(如煤的清洁利用、特高压电网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应该在产业化的推动下占领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但往往受制于机制、观念,陷入“该不该为天下先”的争论怪圈,尚未形成鲜明的技术优势。

       特高压工程建设之所以引起众多关注,就是因为它具有新技术拓展新思维,继而推动新格局的重大意义。特高压电网将联结大型煤电、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基地,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掀开新的篇章。

       发挥我国的能源竞争优势,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战略和战术的巨大智慧。设立国家能源基金、能源结构调整等措施都是题中应有之义,其中,大型能源企业大胆走出去,在国际上高效配置资源的创新精神,至为重要。中石油在国际石油开采的成就,国家电网在特高压自主创新与推动输变电制造业技术升级的作为,中石化国际并购的步伐,上海石油期货市场对国际石油定价权的构想……所有这些尝试,如果放在国际能源竞争力的角度看,意义都非常重大。但长期以来的思维惯性,往往使我们把能源看成体量巨大的基础产业,要防范来自外界的冲击,它们是“国内能源企业”,而不是国际竞争最前沿的“中国能源企业”。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新疆建筑节能改造遇六难题
下一条: 威海三大节能节水项目获得国家扶持资金1989万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