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中国海洋石油总经理的傅玉成,从2003年10月上任以来,扩大经营范围,拓展海外市场,增加资产规模,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而在剩下不到两年的任期内,如何加快推进下游产业的成长壮大,这直接关系到他统领的中国海油能否真正成为综合型能源公司。 成品油正式进入市场 本月初,中国海油位于广东惠州的1200万吨炼油项目13套主体装置正式成功投产,尽管比与原计划出油向后推迟了一段时间,但其战略意义仍未减低。 两年多前,中国海油与壳牌签署合作协议,组建合资企业,并在广东省政府的鼎力支持下,投资43亿美元在惠州建立世界特大型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当时被称为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 此次惠州炼油项目投产仅是惠州炼化基地一期项目。据了解,去年9月已经动工兴建二期工程,并计划兴建三期工程。预计至2020年前后,中国海油将形成4000万端炼油、300万吨乙烯的规模。而布局终端市场已先于炼油建设在国内启动,最引人瞩目的就是“两州一湾”战略计划。按此计划,中国海油将在2010年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建设近1000座加油站。 目前,惠炼所产的汽柴油等产品已输送到广州、东莞、南沙等储油库。据悉,中国海油将依托惠州大亚湾石化产业宏大背景,计划再投资40亿元人民币建设国家级原油战略储备库,力争今年10月开工,2012年建成。 与两大巨头抗衡尚弱 惠炼投产成为中国海油走向下游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迈出这一步,对傅玉成及他的前任者们都非常不易。 受政策所限,中国海油大规模向炼油化工及销售领域拓展一直必须面对重重障碍。因为1998年石油行业重组时,尽管确保了它在国内海洋石油开采方面的优先地位,但随之也束缚了向上下游一体化挺进的脚步。 据了解,惠炼项目在当年报批国家发改委审批中就曾遭到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强烈反对。而在此之前,甚至有高层提出将中海油并入中石化,以解决一方上游不足、一方下游不通的瓶颈。 此次惠炼产品上市,国内媒体纷纷给予高度评价。而中国海油却非常低调。当记者问及对广东成品油市场走势的未来影响时,中国海油旗下的广州销售公司经理王廷康一直回避不答。 事实上,为避免以卵击石,中国海油除在海上开采以外的石油领域,一直实施“夹缝战略”,与两大巨头在国内市场周旋。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从目前所占成品油市场份额看,短期内难以撼动两大巨头的霸主地位。 按惠炼1200万吨的年加工能力,中国海油每年将形成900万吨以上的加工量,而这也仅占中国石化平均加工量的5%左右。而历经上世纪末以来两大巨头密集抢布加油站,目前可供中国海油适合布点的空间不大。 据悉,近几年来,中国海油马不停蹄地在全国穿梭,尤其是在天津、山东、浙江、广东等内地与沿海城市,试图推进加油站的大面积的建设,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建设步伐比较缓慢,其成效并不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