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6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电力行业 >> 中国核聚变技术从这里冲向“领跑”
 
中国核聚变技术从这里冲向“领跑”
来源:秦山核电 时间:2019/2/21 
受控核聚变的终极目标,就是开发利用核聚变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文明进步的能源需求。太阳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聚变装置,因此人们又称受控核聚变为“人造太阳”。

中核集团西物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以青春的激情和生命的执著,谱写着核聚变梦;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大型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取得5000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4年9月21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科学家们,在没有任何图纸和技术资料的条件下,经历8年的苦苦攻关,终于研制成功了中国环流器一号装置,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第一个大型人造太阳实验装置。

在这一装置的研制过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科学家的故事。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李正武院士。1955年他放弃了美国优异的物质生活,突破层层封锁,毅然回国,1969年来到四川乐山从事受控核聚变研究达几十年。老一辈的科学家们为中国的受控核聚变事业献了青春,献子孙,李正武院士还奉献了自己的名字(他原名叫李整武,到乐山时户籍管理人员给他弄成李正武,最后沿用至今)。

中国环流器一号装置是我国第一座大型人造太阳实验装置,是国家的第四个五年计划第一号工程项目,是由中国自己建造的托卡马克实验装置;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国际上首先实施了超声分子束注入加料技术,是我国核聚变研究的重要里程碑;2012年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依托中国环流器一号装置,对实验大厅进行了改造,建成了中国核聚变博物馆。

中国核聚变博物馆的《依托中国核聚变博物馆 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参加了2013年四川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荣获三等奖,并被推举参加第七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评选。2014年1月,中国核聚变博物馆被四川省科技厅等单位命名为四川省科普基地。2017年1月,被命名为首批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

中国核聚变博物馆建成以来,我们以博物馆为教育教学平台,以博物馆展示的内容和弘扬的精神为教材,设定了专门的学习课程,并对乐山市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核聚变高科技认知教育、国防教育和工程认知教育。每年接待社会各界人士数万人参观访问。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预测:2019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预计为5.5%
下一条: 海盐核电关联产业去年总产值突破270亿元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