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 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 | 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7月在成都举行 | EP上海国际电力展11月举办 | 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 大会暨展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节能环保 >> 六月莞举办建筑节能推广 民用建筑能耗将受限
 
六月莞举办建筑节能推广 民用建筑能耗将受限
时间:2009/5/26 
   随着固定资源、不可再生能源的逐渐减少,节能于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特别是在建筑行业,原材料资源逐年锐减,建筑节能一直被行业所提倡。由于市民思想意识淡薄、节能技术匮乏、节能效果难于表现、资金短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节能推广一度成为行业中的大难题。国家政府因此而出台的相关政策条文并不少见,2008年10月1日,《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正式实施;2007年,东莞市出台了《东莞市建筑节能实施细则》,要求竣工验收时必须出具建筑节能达标证明。

  节能材料良莠不齐

  近几年,东莞的供电形势尤为紧张,节能迫在眉睫,其中建筑节能首当其冲。目前,建筑能耗在我国终端能耗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了四分之一。

  有关人士表示,建筑能耗大跟东莞的节能建材普及率不高有很大关系。有不少企业抱怨,一些开发商为了节省成本,通过价格决定建材的选择,导致节能建材推行不顺。“成熟的节能产品,运用于大型项目工程中,是检验节能产品最为有效的措施。”友美电源设备有限公司一负责人认为。

  在提倡推广节能的今天,节能似乎为人们挂在嘴边,任何产品的外包装都挂着节能的旗号,让人眼花缭乱。“概念说的太多,而实际高效高质量的产品被埋没,选择节能与否的产品在人们意识中显得苍白无力。”该负责人如是说。

  导致建筑能耗大的另一个原因是市民的节能意识非常淡薄。市建设局曾在2006年做过调查,调查表明,近9成居民对建筑节能缺少必要的认识。

  节电产品受青睐

  建筑中使用节能材料与节能技术后,其效果并不会立马显现,需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才能体现出来。“建筑节能是多方面的,并不简单与材料、技术联系,还与你生活习性、室内通风环境等人为因素有关。”东莞市节能办主任张桂标告诉记者。

  当建筑中使用节能灯后,你可以很快便知你节约了多少电,节能效果显而易见。据了解,节能灯在居民与商业建筑中是使用最普遍的节能产品之一。最早提倡节能的方式是省电,红遍一时的变频器是当时主打节能产品,各种功耗配置的变频器充斥着整个市场。“现今大型电机设备节电在市场中较受欢迎,并且市场比较成熟,如中央空调、注塑机、风机、水泵等,毕竟节电市场开辟最早。”一陈姓业内人士如此说。

  家庭负载电器的功耗一般比较大,并且使用时间不长,家用节能产品在市面上比较少,节电设备一般运用于大型商业建筑,其需求量与技术都能跟上,企业也乐此不疲。“由于家庭的特殊性暂时未找到更好的节能产品,主要是电容补偿、提高功率的产品,但节电率不太理想,技术也难达到。目前大型商业所用的照明方面的节能产品技术比较成熟,如路灯、景观等。”友美电源设备有限公司一负责人表示。

  张桂标表示,由于建筑节能整合多方因素而导致其效果的不确定,一栋建筑整体的节能性并不简单通过节能灯所能体现,从而使市民难以信服。节电的直观性是节电产品受青睐的因素之一。

  民用建筑能耗将受限

  据悉,在日后的节能推广中主要以三方面为主推目标,一是新建的建筑需达到《东莞市建筑节能实施细则》标准,否则市建设局将不给予验收通过。二是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由于资金、技术等的限制,部分市政工程进入全面节能改造中,逐步普及到其他既有建筑中。三是对可再生资源的节能运用。

  据市节能办主任张桂标介绍,目前正对市内部分建筑进行能耗统计,包括建筑室内空调能耗、大型机电设备能耗等内容。据他透露,国家将出台民用建筑能耗限制标准,此项工作为国家制定民用建筑能耗标准的前期参考。他表示,6月份将联合各镇举办建筑节能推广,真正深入群众,改变民众节能意识是主因。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美出台最严格汽车节能减排计划 2012年实施
下一条: 工业节能减排尚未达到国家约束性指标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