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 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 | 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7月在成都举行 | EP上海国际电力展11月举办 | 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 大会暨展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节能环保 >> 环境部长:绿色转型是“十四五”时期的重大趋势
 
环境部长:绿色转型是“十四五”时期的重大趋势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2019/6/3 
6月2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2019年会举办主题论坛,聚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十四五”绿色转型。国合会执行副主席、环境部长李干杰说,2021年至2025年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14个五年规划期,也是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成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又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继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期。“高质量发展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目标,绿色转型是这一时期的重大趋势。”

李干杰说,近年来,我国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抓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培育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李干杰表示,下一步我国在推动生态保护中,将进一步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做到统筹兼顾,既追求有好的环境效果又追求有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要进一步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倒逼的作用,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的高水平保护,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高水平保护,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以支撑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重点,加快重大生态环境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加快推动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环保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上升,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李干杰举例说,以开展黑臭水体治理为例说,2018年全国重点城市直接用于黑臭水体整治的投资就达到了约1143亿元,“今年只会多不会少。”在散煤治理过程中通过“煤改电”、“煤改气”也有效拉动投资和消费,2018年生态环保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43%,同比上升了19.1%。

国合会副主席、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顾问索尔海姆在建言中国“十四五”绿色转型时说,制定政策应该以人为本,目前很多有关绿色发展的政策应该有所变化,应该让更多的人参与。

“今天早上我就听到了有很多的投资者,他们有大量的资金,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去投资于环境治理方面,而且我们现在有非常多的技术,其实我们有大量的技术能够保护和改善环境,但是需要让人参与,所以以人为中心的政策就非常重要。”索尔海姆说。

索尔海姆希望中国能在接下来的“十四五”期间,提供全球领导力。他说,过去几年,美国在环境方面没有提供领导力,所以需要来自中国、印度或者是欧洲以及世界各国的众志成城、群策群力提供这样的领导力。

“中国现在有大量的技术,而且这种技术举世瞩目,除此之外中国在环境治理方面能够提供很多最佳实践,就像在深圳,几年前有一条河污染严重被称之为‘牛奶河’,但后来通过改善使环境更好了,这是共赢的结果。还有中国的生态红线,再比如库布齐沙漠的治理……中国有很多最佳实践,也应该将这些最佳实践分享给其他人,这是全球所需要的。”

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舜泽说,目前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大家能够感受得到,并且他相信经过后面一两年时间的艰苦努力,2020年全面小康生态环境目标有望完成。但他认为目前环境改善的成效还不稳固,还存在反复,需要把经验等固化,呈现质量改善的稳定通道,以倒逼或推动绿色转型。

吴舜泽认为,“十四五”是对现在做法的集成和固化,跟以前相比,应该变成“怎么做”的规划,行之有效地贯彻到各个方面,而不是“蓝图型”的规划。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四川省启动污染防治重点县(市、区)结对攻坚行动
下一条: 青海三江源清洁取暖试水“绿色套餐”减少碳排放485吨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