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地处欧亚大陆之间,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然资源蕴藏量。今天的 “梅普组合”把石油和天然气视为俄罗斯两个最忠诚的朋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俄罗斯已成为当今世界上的油气资源大国。
油气潜力巨大 开发底气十足
俄罗斯石油剩余可采储量比较丰富。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5年俄罗斯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102亿吨,占世界的6. 2% ;根据美国《油气杂志》的数据则为82.19亿吨,占世界的4.6%。
俄罗斯的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一。根据BP的统计,2005年俄罗斯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47.82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的26.6%。按照美国《油气杂志》年终号的数字,2003年至2005年是47.57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的27.5%。
相对富气是俄罗斯天然气资源的特点。由于国内消费量巨大,俄罗斯天然气的出口当量低于石油。从出口量、产量、探明储量到资源量的序列上看,今后俄罗斯天然气储、产量和出口量的增长潜力都将大大超过石油。
据有关统计,俄罗斯目前拥有约2800座商业性油气田,近几年每年勘探发现的新油气田为20~40座,每年新增石油储量4~5亿吨。整个俄罗斯国土的油气勘探程度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所以,未来俄罗斯的油气田数量和油气储量都将会有很大的提高。据美国《世界能源》月刊2008年报道,国际公认的沙特阿拉伯的油气储量接近3000亿桶,而单是俄罗斯国有天然气股份公司的油气储量就达2350亿桶。俄罗斯的油气储量约占全球油气资源的1/4,已经超过沙特阿拉伯,执世界之牛耳。
俄罗斯石油出口到全世界50多个国家。其中,欧洲是俄石油出口的最主要市场,约占俄出口原油的2/3,其次是独联体等十多个国家。俄罗斯的石油出口一半以上靠油轮海运,1/3靠国际石油管道输送,靠铁路运送的不到总出口的5%。目前,欧洲天然气的1/3强需求量由俄罗斯供应。俄天然气出口主要通过其穿过独联体国家的天然气管道,其次是将天然气液化后海运。为了改变目前几乎所有天然气和90%以上的石油出口欧洲的局面,俄罗斯正在积极开拓亚洲太平洋市场,希望通过在北、东、南三个方面拓展能源出口渠道,来增加上述方向在其能源出口地缘结构中的比重。
谋划能源战略 出口方向多元
俄罗斯一直致力于制定有效的能源战略,以巩固和加强能源工业对其整体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在能源领域推行了私有化。普京主政以后,提出了他的短期建设“能源帝国”和长期实现“创新经济”的能源战略构想。2004年普京连任总统及2008年梅德韦杰夫出任俄罗斯新一届总统、普京出任俄总理,形成“梅普组合”以后,俄罗斯能源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对能源工业、特别是石油资产的控制不断加强。如:制订能源纲要,建设“能源帝国”,提高俄罗斯油气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比重;国家恢复对能源部门的控制,不仅要垄断本国的油气生产,控制几乎全部的天然气管线,还要打入西欧和独联体国家的天然气分配和石油销售系统,以谋求最大的地缘经济利益。2005年,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就同中亚国家签订了到2010年的买断全部天然气运输能力的协议和长达25年的买断土库曼斯坦天然气的协议;建立长期能源合同关系,通过能源资本的相互融合来保证供求双方的能源安全;能源出口多元化,既面向欧洲,也面向亚洲;用能源和原材料产业提升“创新经济”,发展高科技,以便俄经济今后不再依赖或少依赖能源产业,用部分出口收入来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等。
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能源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运输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由于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主要依靠管道,受制于过境运输国,俄罗斯不断与其邻国发生“斗气”摩擦,导致其对欧洲“断油”、“断气”事件频发,极大地损害了俄罗斯作为可靠能源供应商的形象。
为此普京表示,俄罗斯将努力扩大自己的能源运输网络,减少对能源过境国家的依赖,以便将能源直接运送到消费国。 在“断油”、“断气”的威胁下,欧盟不得不把能源进口“多元化”问题摆上了议事日程,也迫使俄罗斯加快了实施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的步伐。出口多元化,平衡东西方,成为俄罗斯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俄罗斯政府2003年通过的《202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指出:“由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特点,俄能源过境运输具有特殊意义。”俄罗斯必须有能力和手段,保证能源运输系统得到可靠的供应,有效出口并从中获益。避免包括政治因素在内的各种影响,稳定和可靠地出口能源,才能保持和稳固俄罗斯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地位。因此,新建完全由俄罗斯自己控制的管线,完善能源出口渠道,已经成为俄罗斯政府和能源部门的头等任务。2005年12月,随着穿越波罗的海直达德国的北欧天然气管道的开工,俄罗斯避开过境运输国、直接输送天然气到西欧的战略计划开始实施。俄还将发端于其南部的“蓝流”管道经土耳其,穿过地中海,直接延伸至意大利。这两条管道一旦建成,俄将从南北两翼包抄东欧的过境国家,直接将其天然气运送到西欧,从而打破由俄控制上游资源、东欧国家控制下游管线的博弈平衡。
开辟东方市场 融入亚太经济
俄罗斯东西两侧邻接着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油气消费区——北大西洋和亚太地区。虽然这两个地区都是成熟的、有巨大需求的市场,但向欧洲中、西部国家出口油气一直是俄罗斯油气地缘战略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俄罗斯传统油气区的产量和出口量日益减少以及俄欧之间麻烦不断,俄逐步将注意力转向其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低水平的亚洲部分,希冀借助该地区的资源开发和向亚太国家出口,为国家振兴提供重要的物质支撑。
俄罗斯的亚洲部分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包括伊尔库茨克州等20个联邦主体。多年来,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虽然叶利钦执政期间,俄政府颁布该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联邦专项纲要,但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政府根本无力使其付诸实施。普京执政后,亚太地区经济迅猛发展的现实,使其认识到远东地区要想摆脱落后,必须融入同东北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进程,而且融入的深度和广度将直接关系到俄罗斯这一广袤地区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前景。
进入21世纪,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日益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给能源储量远远超过区域内其他国家的俄罗斯远东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03年10月颁布的《俄罗斯联邦2020年前能源战略》强调,亚太油气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正在促使能源工业的发展重点转向东方”,“中、韩、日、印是俄在亚太和南亚地区的主要经济合作伙伴,也是俄天然气、石油、电力、核技术和循环使用的核燃料充满潜力的销售市场”。
最佳要素组合 合作前景广阔
中俄开展油气合作已有10多年,虽有成功范例,但大项目合作始终进展缓慢。直到近两年,在国际油气政治、油气格局、油气运作模式、油气价格等发生深刻变化,两国相继调整了各自的能源战略和能源合作方向的情况下,中俄油气合作终于以达成“贷款换石油”长期合作为标志,开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中俄所在的东北亚地区具有世界石油市场要素的最佳组合。在该地区石油市场所具有的四方面最佳要素匹配中,俄罗斯占有资源优势,中国占有市场、资金和高素质劳动力优势。按照区域经济学理论,中俄加强能源合作无论在地缘政治上还是在地缘经济上,都可以带来一系列的溢出效应。
首先,在战略上通过与中国开展能源合作,俄罗斯可以实现欧亚权力平衡上的转变。俄罗斯与欧洲在油气供给问题上相互依赖,既是欧洲的软肋,也是俄罗斯的软肋。如果开辟了东方市场,俄罗斯对欧洲市场的依赖可以大大减轻。
其次,在经济上俄罗斯需要像中国这样的持久而稳定的石油和天然气市场,通过铺设油气管道来激活沉寂多年的远东沿太平洋地区的繁荣。尤其是在世界经济衰退、能源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中俄加强能源合作,既可以使俄罗斯拥有稳定的东部石油销售渠道并保持相对稳定的石油出口价格,还可以带动其东部地区的经济开发,避免该地区被进一步边缘化。
中俄之间在油气领域所形成的最佳要素组合,在未来特别是2020~2030年将凸现出巨大优势。俄国家实力和油气工业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亚洲部分的资源特别是能源的开发。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力的增强,俄对该区的发展必将给予更多的关注。俄亚洲部分与中国相邻,其含油气盆地与中国的地质构造有一定的相似性,中国的石油地质专家在认识俄亚洲部分的油气形成聚集规律、从事勘探开发上具有更加熟悉情况的优势。本世纪中叶,东北亚有望成为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生产消费中心。届时,中国将对进口油气有更大的需求量。
中俄作为能源资源大国和能源消费大国,将成为推动东北亚油气合作的核心力量。市场需求是对生产的最直接的推动力。中俄作为能源资源大国和能源消费大国,通过加大对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能源项目的合作开发力度,两国完全有可能逐渐形成经济上的“共生”关系,从根本上实现东北亚地区生产力要素的优势互补。
目前,中俄两国已经形成了在资源上供求互应,可靠且规模化;在合作上互利双赢,稳定而常态化;在区位上运输安全、便捷、多元化;在机制上有高层协调保驾;在政治上有友好近邻和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护航的有利格局,这一切都使两国开展能源合作具备了不可多得的优势。虽然中俄两国经济具有不同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在合作过程中需要克服许多障碍性因素,但双方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两国未来的油气合作潜力会得到持续释放。特别是当国际油气行情发生变化,世界石油需求下降的情况下,失去高行情支撑的俄油气工业更需与稳定的油气买家合作,中国以其经济的巨大规模和发展的可持续性,无疑是俄罗斯最具潜力和最稳定的油气需求市场。从中长期看,随着俄东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能源的开发,俄成为中国新的油气供应来源的趋势不可逆转,未来的中俄能源合作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