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5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携手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 2025中国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 | 第二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海洋油气大会暨展览会 | DefenPol China2025第七届广州国际防务暨警备外贸展 | 2025世界电池及储能产业博览会暨第10届亚太电池储能展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电力行业 >> 6月发电量增长转正为3.6% 经济回暖加高温天气
 
6月发电量增长转正为3.6% 经济回暖加高温天气
时间:2009/7/3 

  国家电网6月份的发电量统调数据显示,6月下旬发电量增幅高达7%,6月份单月发电量同比实现3.6%的增幅。6月发电量正增长符合此前预期,但比5月份-3.5%的同比增幅高出6个百分点的“强劲反弹”,甚至出乎最乐观人士的预料。

  5月份发电量同比下降3.5%,比4月份3.55%的降幅有所收窄。而6月份发电量同比增长3.6%,是自2008年10月以来首次实现月发电量正增长。尽管如此,今年1—6月份的累积发电量同比增幅仍旧为负,约为-2.02%;1—5月份的累计发电量同比增幅为-3.2%。

  让人兴奋的发电量数据仍难掩隐忧,高温天气成为发电量回升的直接推手,但高耗能地区整体的发电量情况同比去年仍不乐观,整体增速为负,从3.6%的发电量增长中究竟能研读出多大程度的经济复苏,还有待后续观察。

高温天气助推7%增幅

  6月下旬全国发电量同比增幅为7%,与6月上旬-1.7%、6月中旬3.8%的增幅相比,下旬的发电量增幅呈现大步跳跃式回升趋势。

  据了解,6月下旬工作日同比多一天以及下旬全国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是发电量增速大幅扩大的主要原因。6月下旬,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35℃以上的高温天气,日均发电量不断攀升,目前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6月25日,华北、华中、山东、新疆等十个地区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全国日发电量达到111.44亿千瓦时,逼近去年全年最高值。

  分区域来看各地的用电量,东部沿海和中西部高温地区增速明显好于东北地区。其中,沿海所有地区都已实现正增长,江苏、上海、浙江、广西增速超过10%。

  从6月下旬的同比数据来看,冀南、河南等高耗能地区增速超过两位数,主要原因是钢铁和有色行业复产明显以及高温天气,山西恢复正增长,其他多数地区仍低位徘徊。从6月下旬的环比数据来看,山西、青海回升较快;云南增速下降,贵州、甘肃降幅扩大。从全国范围来讲,华北和华东地区回升速度比较明显。

是否昭示经济回暖存疑

  在充分考虑6月份提前到来的高温天气直接助推发电量反弹的同时,我们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部分地区电力负荷同比增幅和用电量同比增幅之间差距在逐步缩小,这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经济的持续恢复也在推动用电量增长由负转正。

  值得注意的是,6月下旬国家电网范围内的发电量增速为3%,而南方电网范围内的发电量增速高达6.5%,环比5月份增速提高了10个百分点,可见,南方电网覆盖范围内的地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发电量出现了更强劲的反弹,而且高温因素的影响也低于北方,是否意味着南方地区的经济已经出现明确的回暖迹象?分析人士认为,该结论还需要出口数据、用电结构数据的进一步支持。

  从6月整月数据来看,高耗能地区10个省份6月份的发电量增速除了冀南、河南、云南“转正”之外,其余地区仍旧为负,高耗能地区的整体发电量情况仍远低于去年同期。

  一般情况下,6月份是工业旺季,因此支撑发电量回升的因素除了空调负荷之外,工业用电负荷高峰也应贡献不菲。分析人士认为,随着5月份以来钢铁和电解铝产量提高,水泥行业的复苏,使得电量降幅将环比缩窄并延续至年底,预计全年将实现2.7%的增速,6月起全国范围的高温天气使得用电增速超预期可能增大。

  尽管如此,高温天气只是推动发电量增长的季节性因素,剔除该因素,经济回暖是否很大程度上支撑了发电量增长,还有待外贸、出口、用电结构等数据的进一步印证。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法国核能巨头阿海珐集团日前公布了系列筹资计划
下一条: 我国蒙东电网整体划转国家电网统一运营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