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5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携手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 2025中国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 | 第二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海洋油气大会暨展览会 | DefenPol China2025第七届广州国际防务暨警备外贸展 | 2025世界电池及储能产业博览会暨第10届亚太电池储能展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煤炭行业 >>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有可为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有可为
来源:中国煤炭报 作者:汤海林 时间:2020/6/10 
面对技术短板、体制障碍、税负重压等制约因素,要发挥创新驱动和示范带动作用,在技术创新上取得核心工艺突破,在产业结构上取得高端化延伸

煤炭是我国能源供应体系中的“压舱石”, 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做好新时代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现代煤化工产业将煤炭产能转化为稀缺的清洁油品和化工品,是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主要方向之一,也是实现石化产品原料多元化的重要举措。

以聚乙烯为例,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聚乙烯进口量为1402万吨,进口依存度高达46%。当前北美聚乙烯价格比中东低50美金/吨左右,预计至2020年底,美国乙烯产能将达4408.4万吨/年,聚乙烯定价权将进一步集中。保障能源安全,推动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刻不容缓,更大有可为。

我国高度重视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大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十三五”以来,以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气为主的现代煤化工项目均打通了工艺流程,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根据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煤制油产能923万吨/年(含煤油共炼项目),煤制天然气产能51.05亿立方米/年,煤制烯烃产能1326万吨/年,煤制乙二醇产能462万吨/年,较“十三五”初分别增长了214.3%、64.4%、175.7%、100.1%,为实现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虽然当前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取得较大进展,但仍面临着很多制约和影响因素,如技术短板、体制障碍、税负重压等,特别是部分示范项目进展滞后于国家能源局《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预期,“已核未建”“核大建小”问题明显。

当前国内外能源化工市场和现代煤化工技术与产业已发生深刻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十四五”期间,现代煤化工产业将继续开展升级示范,作为我国油气和石化产品重要补充、在煤制清洁燃料和煤制化学品两个方向发挥重要作用的定位没有发生改变。积极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对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战略,实现创新、绿色、安全发展,缓解我国石化原料供需矛盾,增强我国石化产业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现代煤化工,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必须技术走在前面。应对国际高波动油价,加快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立足于成熟可靠的技术是关键,提高效率、优化排放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煤基制化学品与进口乙烷裂解、石脑油裂解、MTO等手段相比,具有现金成本低、现金周期短、抗原材料价格波动能力强等优势,但固定投资大,如煤制聚乙烯成本结构中固定资产折旧占比高达58%,而其他工艺的固定资产折旧占比都在20%以内。

近几年,随着煤气化及其他关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单吨产品的投资成本已经开始有下降的趋势。过去单吨烯烃的投资成本超过3亿元,民营企业宝丰能源新建的煤制烯烃二期项目的单吨投资成本已经降到2亿元以内,但在煤炭汽化制备合成气及甲醇制备烯烃等工艺环节中,仍存在原材料损耗问题,产品成本仍有下降空间。

煤炭行业要发挥创新驱动和示范带动作用,在技术创新上取得核心工艺突破,在产业结构上取得高端化延伸,在发展方式上向绿色化发力,在企业培养上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标杆企业,多方发力开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能源清洁利用事关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过下一次能源革命的先机。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只要我们保持历史耐心,坚持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就一定在能源领域重新定义“中国力量”。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5月大秦线完成货物运输量3163万吨 同比下降20.57%
下一条: 预计全球海运煤炭进口需求将减少1亿吨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