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5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携手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 2025中国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 | 第二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海洋油气大会暨展览会 | DefenPol China2025第七届广州国际防务暨警备外贸展 | 2025世界电池及储能产业博览会暨第10届亚太电池储能展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新兴能源 >> 南北齐头并进:南方风电即将迈入5MW时代
 
南北齐头并进:南方风电即将迈入5MW时代
来源:球哥看风 作者:彩球 时间:2021/4/7 
2019年11月 28 日,由中国电建集团投资建设的贵州桐梓黄莲坝风电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将成为国内首个采用4.5兆瓦风电机组的山地风电项目,同时也是南方区域首个单机容量突破4MW的风电场。

土地限制被迫采用大容量大叶轮风机:4.5MW机型亮相贵州

黄莲坝风电项目位于桐梓县黄莲乡,规划装机容量49.5兆瓦,计划安装9台2兆瓦风电机组和7台4.5兆瓦风电机组,采用金风科技的机组,4.5兆瓦风电机组叶轮直径156m,叶片长度达到75.8m,对机组的运输和安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早期该风电场设计全部采用2.0MW机型,由于贵州林地和国土的限制,机位一再压缩,从25个压缩到16个,压缩比例达到30%,为保证风电场容量,被迫采用4.5MW机型,这在2019年的南方风电场绝对是破天荒。

2021年南方风电场即将进入5MW时代

云南风机招投标单机平均容量从3.6MW到4.2MW。2021年云南8+3风电场首个风电场招标:华能澜沧江光梁子项目13万千瓦主机招标,平均单机容量突破4.2MW,实际9家投标主机厂家,至少已经有4家企业的投标机型都采用了5MW机型,也就是说云南的风机单机容量即将进入5MW时代。就在昨天,大唐集团发布198万千瓦文山风机主机招标,明确提出单机平均容量不低于3.6MW,共计7个标段,一律大容量机型。据了解,文山风电场部分项目风机机位风速大于7m/s,部分主机企业在前期设计中都已经采用了5MW风机参与方案设计。

南北同步并进:5MW+风机是3060的必然选择

在大多数行业人士的眼里,5MW及以上容量机型应该是三北的专利,一方面风速较好,建设条件便利,有利于降低风机的边际成本,但随着市场的变化,南北风电场的机型容量出人意料的发生了变化,3MW还没有太多的使用,直接步入4MW+,并立即进入5MW+时代,运达与明阳直接进入6MW+(不一定用于南方风电场,叶轮达到175m,运输难度是巨大的)。而这一切都来源于风电市场的需求:有限的资源如何通过技术的进步获得最大程度的利用,显然选择大容量机型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机位数量,减少用地,同时还能大幅降低风机本身的边际成本,也有利于提升南方风电场的开发效率。南方风电场的建设成本随着土地成本林地成本的上升,逼迫风机价格大幅下降,而单机容量增加是最有效的手段。

交付困难大幅提升:南方大容量机型应用任重道远

贵州目前唯一的大容量风电场就是黄莲坝风电场,云南当前投入运行的也就一个华电火木梁子风电场,采用3.3-146机型,广西采用3.x的风电场较多,2020年投产的大部分风电场都都是3.0MW以上的机型。根据这些风电场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采用大机型虽然在机位和征地方面,单机价格上获得了好处,但实际建设、运输和安装过程中,给建设方和供货方带来了巨大的困难:黄莲坝风电场为例,叶片与发电机的运输,20多公里的运输距离,需要10-15个小时的运输,同时全程需保姆式的保障,而在2020年的抢装项目而言,这点成本可能无足轻重,对于未来平价风电需要建设方、供货方高度重视,如何降低非技术成本。

之前我多次撰文提到,如何通过技术创新,降低非技术成本,尤其是大容量风机的运输、吊装等建设成本,这对我们的风机主机厂家、塔筒厂家、设计院以及起重机厂家和施工单位都是责无旁贷的工作,我们已经看到了未来巨大的开发建设市场,但要把可能的市场变成现实的市场,只有通过技术创新与全产业链的通力合作,降低风电的开发成本,我想我们的行业企业也在行动,不管怎么说,这么大的蛋糕,要想吃下去,不做投入肯定是吃不到的。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青海新能源日均发电量首超1亿千瓦时
下一条: 光伏玻璃暴跌30% 原因有几重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