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4中国山东国际风能技术及海上风电装备展 | 亚洲绿色工厂设计、建设及厂务大会暨展览会 | 2024 第四届广州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制造技术展 | 2024贵州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交易会 |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节能环保 >> 减排目标:推进全球清洁技术合作
 
减排目标:推进全球清洁技术合作
时间:2009/12/8 

    全球瞩目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25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这是中国政府首次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

    中国宣布的碳减排目标意义非凡。

    一是充分反映了中国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二是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了中国各级政府在控制温室气体方面的责任,因为这个行动目标是一个国内约束性指标,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三是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积极负责任的态度。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巨大压力和特殊困难,实现行动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就在中国宣布碳减排目标的当天早些时候,美国也宣布,美国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

    这虽然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这仅相当于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4%,这一目标与气候科学和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要求相距甚远,非常无力。不仅离国际社会要求的发达国家到2020年应比1990年减少25%—40%差距较大,离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发达国家到2020年至少比1990年减少40%以上的要求更远,而且还低于其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下的减排指标。

    因此,美国还应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方面有实质性的承诺并采取切实行动。

    目前,主要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巴西以及印尼都已经先后发布了各自的积极的碳减排目标,这些都对美国形成巨大的压力。作为对全球变暖承担最大责任的国家,美国政府需要拿出更为积极的态度,来促成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成功。

    从发展低碳经济角度来看,技术无疑起到先导性的作用。就中美之间而言,在清洁能源领域,尤其是在清洁煤技术方面,双方的合作应该还是有很好的基础,而且是双方比较关注的领域。但是很遗憾,过去30多年,真正而言,中美在能源合作领域,比如在清洁能源、尤其在清洁煤领域的合作实质性进展并不是很大,这可能有方方面面的原因。

    减排目标的日益清晰化,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中美在清洁能源,尤其是清洁煤领域的合作。一方面,中美政府对推进中美之间的合作高度重视。过去,我们探讨过“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目前,中美正在探讨如何推进“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合作伙伴关系”,这都是中美政府间为推进两国在清洁能源、在清洁煤技术合作方面搭建的比较好的平台。

    从具体合作领域来看,像现在比较流行的二氧化碳治理技术(CCS)方面,中美之间开展合作有比较好的基础。但CCS技术影响力还是有限的,毕竟它是末端治理技术。相比较而言,从目前技术发展进程来看,对中国而言,更重要、更急需的还是新能源技术和节能新技术。如果在这两个领域,中美之间、中欧之间开展合作,尤其是欧美的有关企业能在这方面推进先进技术向中国的转让,这对中国来说更为紧迫、也更为优先。

    (作者为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工信部:节能减排任务加大结构调整压力
下一条: 全国能耗总量1/3来自建筑 “低碳”改造大有潜力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