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 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 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 | 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7月在成都举行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新兴能源 >> 2022上半年国内光伏组件出货量TOP10
 
2022上半年国内光伏组件出货量TOP10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作者:水七沐 桑桑 时间:2022/9/5 
随着年中报陆续披露,备受关注的组件出货量数据再次更新,强者恒强的整体局面下,排位持续洗牌。

TOP4断层式领先

2022年上半年,国内TOP10组件企业总出货量达99GW,已达到去年TOP10组件企业全年总体出货量的64%。按照下半年出货量高峰的行业逻辑,今年TOP10组件的出货量或将再度创下新高,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其中,TOP6组件企业2022年上半年总出货量84.3GW,同比增长61%。

从具体数据来看,TOP4组件企业可谓断层式领先,出货量数据均达到两位数。尽管4家企业持续霸榜,但排序再度洗牌。

今年第一季,晶科能源重回榜单首位,上半年组件出货量达到18.21GW,同样位列首位。从去年开始,晶科能源作为头部企业,率先引领N型变革,目前N型TOPCon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已超过24.8%,预期年底投产和在建的N 型TOPCon电池产能将超30GW。2016~2019年,晶科能源曾连续4年稳居全球首位。

天合、隆基数据相当接近,分别为18.05GW、18.02GW。天合率先创新实现210mm尺寸电池组件量产,并引领行业跨时代跃入600W+时代。天合披露,其占210组件全行总出货约50%,同时积极储备N型电池技术,计划继续推出基于210/210R平台技术的N型TopCon组件产品。

隆基于2021年摘得全球首位,今年上半年暂居第三。在今年半年度财报中,隆基也首次披露,在n型TOPCon、p型TOPCon、n型HJT 和p型HJT多种高效电池转换效率创下新纪录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发了HPBC结构电池,蓄势打造差异化产品,构建长期竞争优势。隆基新技术产品预计于第三季度正式亮相。

晶澳上半年电池组件出货15.67GW。值得重视的是,晶澳上半年净利润实现17亿元,同比增长138.64%,是TOP4组件企业中增幅最大的企业,这也再次体现了晶澳声名远播的稳健经营和成本控制。第二季度,晶澳发布新一代商业量产N型高效组件DeepBlue4.0X,目前在N型电池产能为1.3GW,规划的5GW电池年底投产。另外,曲靖、扬州各有10GW高效电池项目,到2023年末规划有27GW的N型电池产能,预计N型组件占2023年出货目标的1/3左右。

除技术领先外,强大的海外渠道和品牌影响力也是TOP4组件企业强大的“护城河”之一。如晶科能源组件出货中,国内占比仅26%;晶澳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67%。

持续洗牌

TOP4之外的竞争则更加激烈。一方面龙头企业依托自身体量、成本优势、海外渠道形成压制,一方面光伏技术迭代对原有市场格局形成冲击,部分“新锐势力”乘势而起,虎视眈眈地抢占市场份额,在上下双重挤压下,面临市场格局更加“残酷”。

具体看来,在全球光伏产业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排名第五的阿特斯虽然在营收上还处于前列,但上半年组件出货量仅为8.73GW,相比TOP4企业出货量均超过15GW成绩,差距正在被进一步拉开,不过阿特斯正加速推动回A事项,有望通过融资加快一体化产能建设,提升整体实力。

今年8月阿特斯与青海省海东市签署了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协议,扩展一体化的生产制造能力。从其产能安排来看,项目建成满产后,预计可形成工业硅25万吨+20万吨高纯多晶硅+50GW单晶硅拉棒+50GW坩埚+10GW单晶硅切片10GW光伏电池+10GW光伏组件+10GW配套新材料的生产能力。

事实上,这亦是当前其他组件龙头企业共同的经营模式选择。出货量仅次于阿特斯的东方日升,由于进军硅料策略带来的一体化成本优势开始奏效,上半年一改之前一落再落的颓败之势,净利润同比大增653.56%,增幅高居榜首。而背靠中环这一单晶硅片巨头的环晟,同样因成本端优势明显,出货量与业绩同样表现不俗,稳居国内TOP10组件企业出货量前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原材料持续上涨,中下游成本极大地被压缩背景下,一体化布局成为各大光伏巨头应对风险的重要选项。

此外,受益于光伏市场的爆发,迎头赶超的强手越来越多,竞争不再只局限于传统势力之间,尤其是进入2022年,N型电池技术产业化进展加速,一些布局下一代技术的“新锐”组件企业正在“崛起”。例如作为新势力代表,一道新能首次跻身国内组件企业出货量前十,并且随着N型高效组件“火爆”,出货量有望进一步提升,据一道新能披露:到2022年末,组件产能可以达到20GW,并向“全球出货量前十”的目标发起有力冲击。

近期,通威股份的强势入局组件市场,更是给组件环节的格局带来了新的变化,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通威股份进军组件业务,可能令国内竞争力较弱的二三四线低价竞标企业逐步出局,这不仅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还会不断蚕食第二梯队市场份额

总的来说,目前组件环节赛道越来越拥挤,行业洗牌下,拥有更强抗风险能力的企业才能胜出,稳扎稳打才能赢下这场硬仗。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国产大型太阳能无人机首飞成功
下一条: 极氪推出车主专享充电卡,自建充电站已布局76城453站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