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 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 | 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7月在成都举行 | EP上海国际电力展11月举办 | 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 大会暨展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新兴能源 >> 公务出行,低碳引领!这台全能“新装备”或是不二之选
 
公务出行,低碳引领!这台全能“新装备”或是不二之选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2/9/14 
[提要] 在落实中央实现“双碳”目标和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背景下,公务出行、商务接待、网约营运等都需要一台长续航、高安全的纯电MPV,各地政府也在积极推进公务用车电动化。

    在落实中央实现“双碳”目标和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背景下,公务出行、商务接待、网约营运等都需要一台长续航、高安全的纯电MPV,各地政府也在积极推进公务用车电动化。今年三季度,海马汽车首台智能纯电动MPV,也是畅销车海马7X的电动版即将上市,为公务出行带来了新的选择。


    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公共服务领域和社会运营领域新增和更换车辆使用清洁能源比例达100%;到2030年,全岛全面禁止销售燃油汽车。公务用车新能源化是必然趋势。海马汽车作为海南唯一具有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已经向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转型,旗下首款七座智能纯电动汽车海马7X-E,集大空间、长续航、高安全、全智能等优势于一身,完美契合公务车的多使用场景,将积极助力海南公务用车的新能源化进程。

    海南各城市交通发展不均衡,公共交通整体不发达,全岛无地铁、通勤盲点多,对于公务出行而言,有一辆七座、大空间的公务用车很有必要。7X-E作为畅销车海马7X的电动版,车身长度为4815mm,轴距为2860mm,大空间、真七座的特点与同级车型相比具有一定优势。在公务出行中,2+2+3的阔绰座椅布局,为乘坐提供了很好的空间感。220mm的平整中央过道,能做到进出方便、乘坐舒适、使用无障碍。


    选择一辆新能源公务用车时,各单位机构普遍担心两大问题:充电费时、续航时间短,海马7X-E则给公务出行需求交出一份满意答卷。7X-E搭载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模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510km,27分钟就可充电30%至80%,无论城市出行或城际往返都无压力,在油价屡破10元/升的当下,真正做到了用车成本低,节能又环保。

    公务出行,面对各种天气及各地复杂路面,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电池安全作为新能源电车的“生命线”,海马汽车对电池制造工艺和安全问题要求极为严苛。

    7X-E选择搭载宁德时代NP技术三元锂电池模组,模组中的每个电芯之间增加航空级隔热材料,保证单个电芯发生热失控后不会发生热扩散。配备的高效液冷温控系统,在不同环境之下,均可以正常工作,全贴合液冷管集成、高效散热通道设计,能保证电芯温度一致性,快速带走热量达到急速降温目的,提升安全性。


    电池系统安全方面,海马7X-E采用新一代的BMS系统,具备“实时防控”、“毫秒级断电”、“主动冷却”等功能。在行车、充电等过程中,BMS系统会对温度、电压、电流等数据进行采集和监控,达到全方位的电芯安全监控,保证公务出行时车辆和人员安全。

    除了电池和系统安全外,海马7X-E还有另一重“安全措施”为公务出行保驾护航。海马7X-E全车装有6个安全气囊,FCW前撞预警和AEB自动紧急刹车更是将安全系数拉满。在电池模组保护部分,多重防护设计的铝合金电池防撞梁和防水护板,可以确保电池不被异物损伤而导致电池壳体变形发生短路着火,可以有效对电池系统形成保护,将电池安全系数再次提高一筹。

    全新海马7X-E解决了电动汽车充电时间、电池安全、续航里程等电动车出行痛点,为公务用车需求带来满满惊喜,让我们共同期待今年三季度海马7X-E的正式亮相,为海南建立绿色、便捷、高效的新能源公务出行新模式。


(本平台发布的信息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光伏专利产品畅销海外
下一条: 全球风电创纪录 中国贡献超八成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