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亚洲绿色工厂设计、建设及厂务大会暨展览会 | 2024 第四届广州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制造技术展 | 2024贵州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交易会 |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 | 2024亚洲金属建筑设计与产业博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论坛 >> 环保转型升级潮:3万家环企的突围
 
环保转型升级潮:3万家环企的突围
来源:青山产业评论 时间:2022/10/13 
前 言:

国庆节后,企业年底前的业绩冲刺就开始了,最后这两个多月是决定全年业绩结果的关键时期。这是行业的惯例,只不过今年的冲刺显得较为艰难。

在近期的调研中,向几位环保企业老板了解今年的业绩情况,俱面露难色,详细聊下来,一方面是在当下的非常时期,对于业绩全年都处在信心不足的状态,另一方面是企业发展已经连续几年出现增长乏力的状况,后者是更大的心病。

这种艰难是普遍的,对很多环保企业而言,比这一年业绩更愁人的是往后的发展,虽说市场的规模是越来越大了,但竞争也越来越大、利润空间越来越低、回款也不是那么痛快了。

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是,环保行业确实到了一个节点,即传统模式下市场竞争的急剧加大和传统打法下企业竞争力的显著疲弱,环保企业普遍到了转型升级的当口,3万家环保企业的转型"竞赛"正在激烈进行。

事实上,进入十四五以来,很多环保企业老板已经在现实的严峻拷问下思考企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在青山研究院团队过去两年的调研中能够明显感受到这种转变之迫切。

如何转型?如何升级?这是业内各方人士关心和探讨较多的话题,也是青山研究院在十四五期间会重点关注研究的课题。

本文是这一课题下的开篇,主要是从底层逻辑和关键方向上把握此次转型升级之变,分享给青友们以供参考,后续还会有系列的文章做系统全面的剖析。

从紧盯政策到把握趋势

从大赛道到细分赛道

一直以来,环保产业有较强的“政策驱动”、“资源驱动”属性,企业经营和发展很受这种属性影响,这导致一些企业在战略布局上过度参考政策、在战术打法上借助资源的思维过重。

紧跟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符合行业实情,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很多企业的发展,尤其是民营企业。

在迈向全新阶段的过程中,环保企业不能再只抓住“政策驱动”这条纲领不放,因为接下来环保产业的转型升级将更多地发轫于产业自身的进化演变。

所以,在紧跟政策的基础之上,还要深度把握环保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政策是已经明确的方向,而对趋势的判断则是在把握行业未来的方向,前者是同时面向行业所有企业的,后者才能帮助企业先人一步。

这是之前一项针对不同企业战略制定的调研过程中的一个洞察,那些能够走在同行前面的企业在对战略的布局上是有自己的一套远见卓识的,引用一位企业老板的话,“一流的企业引领行业走,二流的企业跟着趋势走,三流的企业跟着政策走”。

以北控水务(中科成)为例:北控水务之所以能够在水务领域成为引领者,与其对行业发展超前的判断有很大的关系,超前的战略眼光让北控在商业模式、资本资源的驾驭、技术创新等方面总是能快人一步。

不管是2008年的混改,还是2018年双平台战略的提出,北控水务的发展思路中一直有转型升级的思维,并且在动作上远远做在了行业前面。

环保产业的集中混改和反向混改是在近几年才出现,而在2008年北控和中科成即基于产业发展趋势完成了卓有成效的混改,混改一方面为公司带来了国资背景和香港资本平台,另一方面保留并发扬了充分市场化的运作机制。

2008年是北控水务发展的重要分水岭,混改为北控水务后来成为水业龙头奠定了基础。

而在2018年前后行业头部企业在遭受PPP暴雷的时候,北控水务提出了“双平台”战略,开启了向轻资产转型的战略目标。与此同时,在水务数字化、智慧化企业的转型上,北控水务也是较早布局和动手的。

纵观北控水务的发展,在每一个转型升级的节点上超前布局是其制胜的关键,且这里的超前布局更多的是基于产业自身的发展趋势。

可见把握趋势的重要性。

过去二十年确实是环保行业的一段轻快时光,大多数企业跟政策、随大流就能把生意做下去,企业不需要在产业发展的深层逻辑上思考多深,但再往下就更要求企业对趋势的把握了。

要强调的是,未来要把握的趋势不只是由粗放到精细、由工程到运营、由伪需求到真需求、由低质量到高质量的宏观趋势,而是每一个细分领域的趋势。

因为,在这一波产业转型升级下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产业在各细分领域的分化愈加显著和清晰了。这一转变在近三年上市的环保公司的特征中尤为明显,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是上市公司业务领域的细分程度更加细化了;

二是为行业龙头企业或是工业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企业增加了;

三是科技型企业成长势头迅猛,上市的环保企业几乎都在专业技术上形成了突出的竞争力。

这当然与科创板的导向有关,但正如科创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时间点一样,环保也到了在细分领域深耕的阶段。

如果说上半场是大赛道的大开大合,那么下半场将是细分赛道的精雕细琢。

在我们身边能够发现很多这样的企业,比如有的企业专做化工园区的污染治理,有的企业专做某一方向的设备供应,更有废水处理企业将聚焦度细化到了生产线,尽管围绕细分领域的较量同样激烈,但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这是为数不多的突围方向。

在青山研究院的案例库中,有一类就是各个细分领域的典型创新企业,这类企业基本是把一个领域吃透的佼佼者,其中多家在其领域处在绝对领先地位。

另外可以发现,诸多国央企将十四五期间的投资方向重点布局在了两个方面:一是已经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的细分领域领先企业;二是具备技术优势、装备制造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总体而言,进入十四五,环保细分赛道的抢位赛已经全面打响,环保产业的竞争将进入赛道时代,未来会产生越来越多的细分领域的冠军,没聚焦、没特色、没专长的环保企业将面临危机。

从大赛道到细分赛道,本质上是环保产业正在进入专业技术深耕的阶段,这也意味着行业在政策红利、资本红利和用户红利逐渐消失的之后,真正迎来专业技术深耕的红利。

企业转型紧随产业转型

企业升级紧扣需求升级

环保企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整个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普遍要求,是外部推动,比如宏观远期的双碳、水处理和固废处理领域的数字化和资源化等;另一种是企业出于对齐或是超越行业水平的自我要求,是内部驱动,如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战略的调整等。

而当下这一轮转型升级的来路中,上述两种情况是并行存在的,且其中产业转型升级的外部推动力占了较大比重,这就意味着此次转型升级要兼顾行业趋势和企业自身状况。

如前所述,对于行业趋势除了政策明确的方向,环保产业本身也在逐渐形成良性的进化机制,这种进化主要体现为需求端的脱虚向实;相对于明确的政策,后者应该给予更大重视。

因为行业在发生一个转变,即由「政策驱动」向「需求驱动」的转变。

这并不矛盾,在最初阶段环境治理和污染处理的需求是政策强力要求下的被动响应,而随着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和产业的发展,环保的需求端在逐渐由“被动响应”向“主动作为”转变,也就是青山研究院之前讲到的由“伪需求”向“真需求”的转变。

对应到市场端,行业过去一段时间的市场主要靠政策支撑,尤其是每次重大政策的出台总能带来市场的一时繁荣,这也是有投资机构认为环保行业存在泡沫的原因之一;而「需求驱动」下的市场则越来越建立在真实的需求之上。

这种转变是环保产业转型升级的底层逻辑之一,也就是说抓住市场的关键也在由政策向需求转变,抓住了需求点也就抓住了这一轮转型升级的牛鼻子。

就拿当下被讨论较多的污水处理领域的一个热门细分赛道——MBR膜行业来举例阐述,2020年三峡集团在进军环保行业之初便混改了一家上海的膜企业世浦泰,这在三峡的环保战队里是比较少见,之前在青山的一次闭门会上,在讨论环保企业的产品化战略时,也有朋友问到这背后的逻辑。

其实这背后的逻辑并不复杂,这一布局就是基于MBR膜产品的需求升级而来。在环保上半场,MBR工艺凭借其高标准的出水水质、更小的污水厂占地面积以及更少的剩余污泥产量等优势,满足了部分客户、部分场景的需求,占据了污水处理领域一定的市场份额。

但在另一方面,由于”膜三贵”(买膜贵、用膜贵、换膜贵)的问题,一定程度又限制了MBR工艺在更大范围的应用推广,“好用但贵”成了长久以来行业对MBR膜的固有印象。

所以,冲破“膜三贵”的藩篱是MBR膜行业产品升级的核心突破口,因为站在MBR膜用户需求的角度,这是最大的痛点,有着巨大的需求升级空间。这些年膜行业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个痛点,经过多年来膜技术的不断进步积累,量变随时可能顶开质变的临界点,膜行业看似平静的冰面下其实已经是暗潮汹涌。

以三峡入股世浦泰是基于,世浦泰作为国际一线膜品牌,通过高性能MBR超滤膜技术的不断迭代,其产品单位膜面积的产水效率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二倍,使MBR工艺达到与传统工艺吨水成本持平的临界点,具备了强劲的冲破“膜三贵”藩篱的硬实力。

而随着环保下半场行业需求的同步升级,由膜技术的突破引发的新应用、新场景、新模式随时可能会爆发,这正是三峡提前布局能承接住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产品型公司的底层逻辑。

同样的逻辑,很多领域也在发生这样的转变,所以,紧随产业转型、紧扣需求升级,是这一轮环保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条纲领。

从工程转向运维

从低质量转向高质量

如前述,当下的转型升级很大程度上来自产业自身的发展演变,因此这其中就必然要涉及到产业重心由工程向运营转变的大背景,而企业的转型升级就不能脱离这个背景。

关于这一转变,在之前的文章《混改之后,数万环保工程公司面临生死局》中有深刻全面的解读。

在过去十年环保工程建设大爆发的过程中,行业卷进了太多的机会主义者,其中数量最庞大的就是工程公司,这其中大多数企业面临的远不只是转型升级而是生死局。

或许现在谈工程时代到运营时代还为时尚早,但趋势如此,这是大多数环保公司在转型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和考量到的,这是转型升级的推动力也是方向。

这就意味着企业的转型升级如果仍然是从工程到工程、仍然是粗放的工程思维,那么这种转型是与趋势潮流相悖的。

过去十年,在空前密集的政策刺激下,环保产业整体上实现了进步,但是和很多产业一样,“低质量”的问题仍然存在。

环保行业实现了数量层面的爆发,而没有在质量层面产生突破,“谁都可以干、谁都能干、谁都敢干”状况仍未明显改观。

而这种状况的改观将是环保产业下一个阶段的方向,也是行业本身的发展需要,这是一个客观规律。如果以前述“超越政策而以趋势把握未来”的观点来看,从低要求到高标准、从低质量转向高质量就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方向。

近几年,环保行业的转型升级讲得很多,很多企业也在努力求变,不过坦率地讲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转型升级本质上是为企业未来的发展谋求空间、是寻求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

不同的企业突破的方向不同,目前看到的比较多的是在现有基础上加赛道,或者是完全切换一条赛道,这不失为一种办法,但本质上还是业绩思维、规模思维。

事实上,不管是什么角度、什么路数,转型升级过程中都离不开一条纲领性的维度,即从低质量转向高质量、从低标准向高标准的升级。

在对一位江苏环保企业创始人的深度访谈中了解到,这几年他要求企业在能盈利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以高标准、高质量经营,同时舍得在人才和学习上花钱,这么做的道理倒不是为了情怀,而是为了将来的高质量竞争做准备。

商场如战场,要有战备思维,当下用不上不代表将来用不上,虽然不天天打硬仗,但是打硬仗的能力要天天磨练。

也就是说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是先把已有的地盘巩固扎实。转型升级不是在自己的地盘混不下去了而后去别人的地盘上瞎比划,而是向更优更好的境界迈进。

结语

在环保上下半场转换之际,产业和企业的转型升级正并行发生,产业要进入全新的阶段,企业要拿出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没有一家企业、一种模式可以一成不变,转型升级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环保企业普遍性地出现转型升级的需求,是一个好的现象,因为这意味着产业发展的质变。

转型升级是生存需要,也是发展之道。这个过程是艰难的,毕竟环保产业的竞争一直没有真正发展到专业水准的较量上来。

所以,这一波转型升级潮将是环保行业的一次大考,3万环保企业正在面临历史性突围。

十四五期间将会出现产业性的转型升级需求,这对环保企业而言将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在此期间,青山研究院将进行跟踪探究,与大家一同探寻产业变革方向。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贾承造院士:全国油气勘探开发形势与发展前景
下一条: 抽水蓄能大发展面临的问题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