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5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携手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 2025中国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 | 第二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海洋油气大会暨展览会 | DefenPol China2025第七届广州国际防务暨警备外贸展 | 2025世界电池及储能产业博览会暨第10届亚太电池储能展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要闻 >> 前三季度中国钢铁工业展现出良好韧性 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前三季度中国钢铁工业展现出良好韧性 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来源:央视 作者:记者 古峻岭 陈雯 杨敦煌 时间:2023/10/16 
15日在上海召开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暨2023年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论坛了解到,2023年,中国钢铁产量稳步增长,占全球总产量的比例进一步提高。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也在加速推进。

2022年中国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53.9%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53.9%。中国钢铁行业遵循以“低消耗、低污染、低碳排”为核心的低碳发展路线图,持续推动超低排放和极致能效,今年前8个月,企业的吨钢能耗同比下降0.1%,吨钢耗电下降0.36%,吨钢耗新水下降3.4%,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4.7%,颗粒物下降14.1%。超过5亿吨产能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重点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姜维:在科技创新上,中国优秀钢铁企业紧盯世界一流,积极布局,坚持创新,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经统计目前有中国宝武、鞍钢、首钢等企业开启了52项世界前沿低碳技术的研发。

除此之外,中国工业领域第一个绿色产品认证平台开放注册一年来,注册用户数量近3000家,20余家企业发布54份报告,在展现中国钢铁的绿色低碳同时,也为世界低碳钢铁标准提供了中国方案。

品种结构不断优化 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钢铁工业展现出了良好韧性,在钢铁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品种结构不断优化,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持续复苏对钢铁在量和质上的更高需求。

1-9月我国钢铁行业粗钢、生铁产量数据较往年同期稳步上涨,钢铁行业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中,完成了多项世界前沿技术的研发并投入使用。钢铁工业有力支撑了下游用钢行业的复苏和新型产业的发展,带动我国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今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在智能化及数字化转型方面持续加大投入。每吨钢用在智能制造方面的投资约30元。目前钢铁行业机器人(12.170, -0.28, -2.25%)应用的密度达到了每万人54台套,而且有90%的钢铁企业已经建立了生产制造执行及能源管控系统。

中国宝武总经理 侯安贵:我们积极推进前瞻性、突破性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目前,宝武正在按照“碳智能利用”和“碳避免”两条技术路线有序推进。在“碳智能利用”方面,我们9月28日刚刚投产的2500m3级“富氢碳循环高炉”商业化项目是世界首个基于高炉流程的商业化碳减排项目。前期实验效果,化石燃料消耗减少30%,碳减排大于20%。

国际竞争力提升 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今年,我国钢铁行业的稳健表现不仅推动了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全球钢铁市场的影响也愈加明显。前三季度,中国钢铁工业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持续扩大,已经成为全球钢铁工业的重要引擎。

我国钢铁行业正在执行全球最严的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超过5亿吨产能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重点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绿色低碳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宝武的1300兆帕超高强热镀锌汽车用钢取得突破;鞍钢33毫米厚的X80级别的大应变石油管线钢板;以及首钢的两款取向电工钢也实现了全球首发。

宝武、鞍钢、河钢等18家企业53个低碳技术研发项目已启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正大力推进极致能效工程,现有58家企业、4.4亿吨产能作为极致能效培育企业,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升级和装备投入,以能源结构、工艺结构和材料技术迭代推动产业链协同降碳转型发展。中国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正展现出蓬勃生机。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前三季度全国铁路投产新线1402公里
下一条: 1~9月哈郑直流外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