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4北方清洁能源博览会暨能源装备创新成果展 | 2024中国山东国际风能技术及海上风电装备展 | 亚洲绿色工厂设计、建设及厂务大会暨展览会 | 2024 第四届广州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制造技术展 | 2024贵州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交易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节能环保 >> 长安揭示中国新能源车尴尬 暂无法面向个人消费
 
长安揭示中国新能源车尴尬 暂无法面向个人消费
时间:2010/4/15 
4月10日,长安汽车与世博会丹麦馆在上海西郊宾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长安汽车旗下志翔HEV新能源汽车将作为“2010世博丹麦馆指定工作用车”;长安新能源汽车将在世博会“北欧航标”大型展区展出。同时,双方将在推动低碳环保及新能源应用领域展开广泛深入合作。

为期184天的2010年世博会,对于任何汽车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品牌升级的契机。2005年日本爱知的世博会的“丰田机器人”就曾让全世界了解到了日系品牌所蕴含的科技理念。此次长安携手丹麦馆展示新能源汽车技术,其绿色环保科技的品牌形象无疑将得到极大提升。长安、上汽-通用等汽车企业纷纷在世博会前宣布参展,预示着国内车企新能源技术将在上海世博掀起新一轮新营销。

新能源汽车从混合动力尴尬开始

从长安集团总裁许留平到长安汽车总裁张宝林、副总裁朱华荣,一份具体的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呈现在我们面前——2012年长安汽车将实现10%的新能源车的普及(全新装备混合动力技术,实现微车低碳化,主要指若度混合动力);2015年新能源汽车将从15万辆提高到50万辆(以中度和重度混合动力为主);2020年长安汽车力争实现纯电动汽车占整个汽车产品的5%。

宏伟的规划并不能打消媒体的疑虑,尤其是2009年长安汽车规划的1000辆新能源车量产计划,实际仅完成100辆时。而这一年,称霸全球车市的丰田新能源汽车所占比例才只有4%。如此看来包括长安在内很多国内企业新能源汽车规划似乎是一张空头支票。

在签约后的媒体会中,长安汽车副总裁朱华荣非常坦诚地说明了长安的尴尬境况,“2012年所谓实现新能源车占产品10%,包括了并不被大家所认可为新能源技术的弱度混合动力”。

虽然中国车企TOP10一致认为燃料电池和氢燃料是未来汽车新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但是在这个梦想之前最现实的仍然是混合动力。长安汽车以自身研究氢燃料电池汽车为例,80多万的单车研发费用让企业根本无从考虑量产;而一辆纯电动汽车也需要20多万。

新能源汽车还无法面对个人用户

目前,国家现在最高6万元的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对于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非常有限,同时政府是否能承受中国车市千万辆的新能源汽车补贴,也是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新能源汽车的现实是,汽车企业即使发展弱度混合动力汽车,也无法最终面向庞大的个体消费者,而只能选择出租运营公司等“盈利性”团体机构。

这其中牵涉到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完善和落实、法规成熟过程、技术积累以及消费观念的普及等,长安汽车把这个新能源汽车成长时间设置为十年,从时间上来说,也许并不算晚。

弱度混合动力技术的现实意义

从弱度混合动力开始,这种由价值2000元的怠速启动装置加上增强型启动电机技术组成的装置,能省油5-8%,并且国家能给予补贴为4000元的补贴。“客户买车终究是为了追求利益”,长安汽车副总裁这样解释长安汽车以及多数汽车企业选择从“弱”开始的原因。

朱华荣简单算了一个帐——长安的混合动力汽车20%省油率,以08年全国乘用车保有量3700万辆为例,每年耗费4000万吨汽油,如果全部装上混合动力可以节省800万吨,要4000万吨石油,4000万吨石油的概念是——08年我们国家减少进口22%,大庆油田08年一年不生产。这个数据对国家来说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更关键的是这对于国家节能减排以及出租运营单位获利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398个重点节能项目获中央投资22亿元
下一条: 李庆:北京建筑节能改造潜力巨大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