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上海世博会开幕24小时倒计时》特别直播23时33分报道,自1851年诞生之日起,新科技永远是历届世博会的"座上宾"。1876年费城世博会,宣告了电话的诞生;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IT”这个英文短语被首次推向世界……2010年,我们会看到哪些科技亮点呢?据了解,2010年上海世博会同样将是一场高科技嘉年华,有包括建筑节能在内的众多亮点。上海世博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周汉民认为,本届世博会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科技亮点“不是一点两点,而是繁星点点”。
周汉民:我们最广泛利用太阳能,从我们中国馆,主主体馆和世博轴,太阳能发电能力高达4.7兆瓦,其中主主体馆一个建筑使用太阳能硅金板13000块,是整个亚洲单体太阳能使用之最,这届世博会在上海举办,我们的园区面积是159年世博史之最。
整个面积有5.28平方公里,里面有大量的交通工具全部实现清洁能源使用和零废气排放,在中国也是前所未有的。更为重要的是,许多国家和我们一起努力,打造一届低碳世博、绿色世博,比如说瑞士,瑞士国家馆的外立面的建筑全部都是可以降解;比如说阿联酋,阿联酋这一建筑6000平方米,耗资之最;但是是零废气的,整个建筑在世博会使用之后可以拆除移回本国,重新搭建成本国的文化中心,比如说日本馆,日本馆所使用的薄膜是目前世界上最高新的科技,薄膜可以透气,为的就是让建筑可以自然降温。
本届世博会我认为最吸引人之处就在于他的科技亮点,不是一点两点而是星星点点,当年我们就有决心把世博会带回家,就是把世界带回家,我们都知道五千年中华文明在世界上已经有了相当的影响,但是如何具像的表达中国伟大文明在融入世界伟大文明长河之中既不失去自己特质又一如既往的向前迈进,这是此次要努力的。
我举一个例子,这次我们国家馆,我们国家馆的主题是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中国的城市发展跨越千年,中华智慧在城市发展整个进程中有哪些具体的文化表达,大家都知道“清明上河图”,我们这次用最高新的科技将“清明上河图”展示出来,人物、形象都变得栩栩如生,由“清明上河图”从一个画卷变成了生活的美景,这就是高科技。
高科技支撑的文化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内陆的31个省、市、自治区都有独立的展馆来展示我们全国各地各自的文化特质和“和而不同”的文化表达。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香港、澳门和台湾全部参展,香港表达无线城市的魅力。澳门用玉兔宫灯来表达对中国一个非常美好的典故的诠释。
文化在本届世博会上是重点,我要加上一句话,各位去看,不仅仅看我们中国的成就,请大家虚怀若谷看世界,没有比这次更好的机会,让大家看遍世界学习世界。世博会有20000场次的文化和娱乐活动,每天在世博的现场有100场不同文化的演出,侗族大哥就来到我们世博的崇高舞台上,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文化表达,他其实是和一个国家国力展示相辅相成的,更重要的是在这届世博会有6个主题论坛一个高峰论坛,最重要的是我们闭幕那一天10月31日有一次高端论坛,我们要通过一个“上海宣言”,在全球化的事业下,关注世界和中国的互动最重要命题的一个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