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6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油气行业 >> 赋“能”京津冀的海油担当
 
赋“能”京津冀的海油担当
来源:中国海油 时间:2024/3/4 
春来潮涌东风劲,扬帆奋进正当时。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中国海油积极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稳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在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自贸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迈出新步伐。

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中国海油”官微推出中国海油积极助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系列报道,展现中国海油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的生动实践,激励全体海油人鼓足干劲、砥砺向前,锚定加快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油新篇章,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海油力量。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作为能源央企,中国海油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忠实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任务,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十年来,中国海油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潮:大力实施增储上产攻坚工程,将渤海油田建成全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高效推动区域周边天然气上产,战略布局渤海和陆上两个万亿方大气区;率先引入国外LNG(液化天然气)资源,进一步保障京津冀迎峰度冬用气需求……坚决扛起赋“能”京津冀的重大责任。

同时,中国海油加大优势产业向京津冀布局力度,为京津冀培育发展新动能:发布“双碳”行动方案,高质量完成渤海油田环保升级三年行动;加快建设渤海油田岸电工程,积极发展海上风电、氢能产业;在稳定就业、税收缴纳、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推动京津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多能互补 推动京津冀重塑能源格局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

十年来,中国海油不断加强能源发展规划与京津冀总体规划的战略衔接,强力建设京津冀能源供给的大后方,助力京津冀重塑能源格局和绿色转型发展。

不久前,渤海南部油气勘探再获重大发现,亿吨级大油田渤中26-6油田成功实现储量升级,累计探明储量突破2亿立方米。目前,该油田开发项目(一期)正开足马力、加快建设,为我国端稳端牢能源饭碗提供坚强保障。

这十年,中国海油在素有“地质家考场”之称的渤海湾盆地上,开拓大规模找油找气新局面——渤中19-6、蓬莱9-1、垦利6-1、垦利10-2、渤中26-6……渤海接连喜获亿吨级大油气田。同时,油气生产连年刷新贡献率。2022年,渤海油田登顶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建成国内第二大油气田,成为全国油田原油增量最大贡献者;2023年,渤海油田油气产量创历史新高。十年间,渤海油田累产油气已超3亿吨。

从渤海湾到黄土高原,国内第一大煤层气生产基地拔节生长。

这十年,中国海油在陆上非常规油气领域努力寻找战略接替资源,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连续6年保持17%以上高速增长,煤层气日产水平和总产量均位居全国煤层气企业第一,先后发现陆上千亿方大气田山西临兴气田、我国首个千亿方深煤层大气田神府深煤层大气田,蜿蜒千里的我国最长煤层气长输管道神安管道全线贯通,不断将晋西、陕东的天然气输送至京津冀腹地,大大增强京津冀清洁能源供应能力。

此外,作为国内进口LNG的领军者,中国海油不断为京津冀LNG供应开辟新通道,切实保障京津冀迎峰度冬和绿色交通的用气需求。

2023年,中国海油持续强化国产气与进口LNG资源协调联动,全年国内累计供应天然气超680亿立方米,市场份额稳居全国第二,冬季采暖和迎峰度夏期间累计供应天然气超500亿立方米,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

产业协同 注入区域发展澎湃动能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十年来,中国海油科学谋划、精准定位,不断加大在京津冀业务布局力度,深化拓展海洋石油产业、海洋工程高端制造、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油田服务等产业协同,助推京津冀石油化工产业链成龙配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区域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十四五”以来,中国海油党组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依托区域产业资源及配套政策,努力形成与京津冀各区域目标同向、共建共赢的协同发展格局。

多年来,中国海油各所属单位面对新形势、谋划新思路,始终在域内重点产业链上“补链”“强链”“延链”,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推动产业协同走深走实。一个个产业项目在不断聚集中重塑,形成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

今天的京津冀,不仅有全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我国首个海洋油气全生命周期智能装备制造基地,还有我国近海最具规模的综合型油田服务商、国内一流的安全环保服务中心和陆上后勤保障基地、华北地区最大LNG车辆加注基地……

十年征程,中国海油持续加快向京津冀的优势产业布局,以头部企业带动区域油气产业全链条发展,通过产业链、技术链、信息链、服务链、资本链和价值链等一体化协同推进,不断放大产业集聚效应、积聚京津冀产业发展新动能。

增绿添绿 守护碧水蓝天成色更足

京津冀地域相连、人缘相亲、山水相依。近年来,京津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联防联控机制走在全国前列。碧蓝的苍穹之下,有中国海油在生态环境保护协同上贡献的一份力。

十年来,中国海油坚持增储上产与低碳转型协同发展、提质增效与节能减排融合发展、绿色开发与生态保护和谐发展,深入推进“环保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双碳”行动方案,通过升级节能减排红线、推动岸电绿电入海、抓实海上钻完井废弃物减量、开展天然气回收综合利用、加强海洋生态修复等一系列措施,推动油气生产的绿色革命,转方式、调结构、换动能,大力推进京津冀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争当能源行业护绿“模范生”。

2021年以来,中国海油在渤海油田大规模推进岸电下海,实现了油田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2022年,中国海油在岸电工程基础上主动出击,多方寻求绿电资源,在渤海油田率先实现绿电应用,进一步减少了油田温室气体排放。一个月前,我国海上最老油田——埕北油田结束长达39年的“化石能源自发电”历史,正式通过岸电设施接入来自陆地的绿色电力,照亮了海上油田的绿色转型路。

从“油气”供应商向“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型,进军新能源,探索“风光发电+油气产业”“风光发电+天然气发电”等融合发展新模式,是中国海油为京津冀添绿增绿的又一有力尝试。

如今,在天津的海油矿区,光伏光热一体化、光伏车棚、风光互补路灯、“PVT(光伏光热一体化)+空气源热泵”综合用能系统……各种“绿科技”相继亮相。去年,中国海油总部大楼通过实施中央空调机组全自动清洗节能、智能控制分区照明、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和替换老旧设备设施等措施,实现年度运营“碳中和”,成为央企总部首座“零碳大厦”。

未来
中国海油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为
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
展现更大的央企担当
贡献更多的能源价值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欧洲试图把天然气存放到乌克兰
下一条: 油价又要调整,加满一箱油多花5.5元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