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DefenPol China2025第七届广州国际防务暨警备外贸展 | 2025世界电池及储能产业博览会暨第10届亚太电池储能展 | 2025第三届中国国际储能产业博览会 | 2025涡轮技术大会暨民用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展 | 2025第四届EESA储能展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电力行业 >> 杨长利委员建议:将核电纳入我国绿色电力体系
 
杨长利委员建议:将核电纳入我国绿色电力体系
来源:中青网 作者:记者 刘芳 时间:2024/3/6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 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开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积极履行政协委员职责,联合其他13位全国政协委员向大会提交《关于将核电纳入我国绿色电力体系的提案》。

为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发挥绿色电力低碳环境价值,引导社会绿色电力消费,积极推进碳减排,国家于2017年建立了绿色电力证书制度,向满足条件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核发绿证,通过交易获取绿色溢价。

“截至目前,我国已构建起日益完善的绿色电力体系,建立了绿证交易、绿电交易两种市场机制,绿证核发范围拓展至包括水电在内的全部可再生能源。”杨长利介绍,绿证已成为认定可再生能源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和交易载体,实现了从“绿色溢价”到“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基础凭证”的定位转变和价值提升,为近期衔接能耗双控政策、抵扣能耗量,中长期衔接节能降碳政策、抵扣碳排放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稳定可靠的优质绿色低碳电力,核电迄今未被纳入我国绿色电力体系,成为唯一被排除在体系之外的非化石能源,这既不利于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核电行业的长远发展。”杨长利认为,将核电纳入绿色电力体系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水电纳入绿证的政策实践也给核电纳入提供了有益借鉴。

杨长利表示,由于核电企业无法提供绿证等官方证明,目前难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绿电消费需求,全社会绿电供应面临制约。“核电每年可提供超过1600亿度的市场化电量,是用户购买绿电的重要选择之一。”杨长利介绍,核电机组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能极大缓解华东、华南地区绿电供不应求的局面。

杨长利认为,核电未被纳入我国绿色电力体系,其参与市场竞争面临挑战,进而影响核电低碳价值的有效发挥。“国家发布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政策要求电网企业、售电公司和电力用户承担消纳责任,意味着这些主体在销售或购买核电的同时,仍需同样承担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和配额。”杨长利进一步解释,这实际是将核电与化石能源放在同等地位对待,没有体现核电的低碳属性和减排贡献,降低了用户购买核电的积极性。未来,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加速推进以及全社会低碳消费理念的进一步深化,该问题将会对核电参与电力市场竞争带来严峻挑战。

杨长利表示,从我国国情看,碳减排任务更加艰巨,将核电纳入绿色电力体系是实现能源消费侧和供给侧协同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不仅为核电的绿色低碳属性提供官方证明,实现绿证对非化石能源电力的全覆盖,还能满足市场用户购买需求,充分发挥核电在全国减碳降碳中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甘肃能源拟收购控股股东旗下火电资产
下一条: 中国抽水蓄能产业预计将迎爆发式增长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