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5中国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 | 第二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海洋油气大会暨展览会 | DefenPol China2025第七届广州国际防务暨警备外贸展 | 2025世界电池及储能产业博览会暨第10届亚太电池储能展 | 2025第三届中国国际储能产业博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特别报道 >> 葛洲坝重组迷离:体制改革背后的迷离
 
葛洲坝重组迷离:体制改革背后的迷离
时间:2010/5/11 
但凡牵涉到体制改革的问题,即便看似简单的企业重组,恐怕也要惊动中央部委,葛洲坝集团(下称葛洲坝)与中国水利水电集团(下称中水电)旷日持久的重组恩怨,再次验证了这一“定律”。

记者获悉,在国务院国资委提出了葛洲坝与中水电重组的方案之后,分管电力、电网体制改革的国家发改委目前已经介入到双方重组推进工作的过程中,而看似两家公司恩怨而致使的重组“拉锯战”,却几乎是2008年以来电网主辅分离艰难推进的浓缩与折射。

葛洲坝董秘彭立权表示,此事属集团层面,上市公司尚未接到任何通知,至于对公司的具体影响,则“没法判断”,因为“真正方案没有实施时,谁都说不清楚”。

而作为当事的另外一方,中水电在面对本报记者的求证时,未予答复。

发改委算盘

4月27日,国家发改委的相关分管领导出现在电网主辅分离改革方案的专题会议会场上,微妙的是,这次会议重点讨论的内容,却是中国水电与葛洲坝的重组问题。但这一说法本报记者尚未由国家发改委证实。

记者了解到,按照相关工作程序,第一阶段为国务院国资委提出相应重组的“基础方案”,第二阶段为所涉及行业的主管部门进行讨论并会签,作为电力行业以及电力、电网体制改革主管部门国家发改委的介入,标志着葛洲坝与中水电旷日持久的重组拉锯,恐怕又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会议讨论的内容显示,相关主管部门实际上是将葛洲坝、中水电的重组,与电网主辅分离的体制改革联系起来进行考虑的。据了解,在这一思路下,这次会议形成了两套方案与思路。

这两套思路,一是葛洲坝和中水电直接重组,二是把葛洲坝和中水电单独作为重组平台,将两大设计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和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以及现在电力央企中的相应辅业公司分别装入两个公司。

“后一套方案并不新鲜,这是几年前就定好的,后一个思路则比较新,可能是国资委有了新的考虑”,一位接近葛洲坝的人士告诉记者,按照此前市场预测,前一种操作上难度较大,后一种方案比较符合预期。

电网主辅分离改革方案在2007年底就已经制定,但2008年雪灾致使该方案搁浅。按照曾经酝酿的主辅分离方案,国家电网应该将原有的非电网资产全部剥离,包括设备制造、电力勘察设计和电力建设公司等。但2008年初,南方大范围雨雪冰冻灾害对电网设施造成大面积破坏后,两大电网上书国务院,要求重新界定辅业范围,也使得方案发生了变故。国家电网坚持认为设备制造、电力勘察设计较为重要的业务应该留在电网系统。

当时依照这样的思路,前述方案的核心思路也提出,将两大设计类央企——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和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分别整合到葛洲坝及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之内,形成国家电力系统两家大型辅业集团。同时,国家电网系统的电力修造、送变电施工和勘探设计等辅业资产也将分别划进这两大集团。

显然,国家发改委的“旧话重提”,有其自身的考虑。

据统计,目前暂留在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辅业单位共170家左右,净资产达一两百亿元,但利润总额并不高,只有十几亿元,职工队伍达30万左右,这一庞大的资产处置方式,是十分敏感的问题。

争夺电网“遗产”

中水电与葛洲坝重组的种种纠葛,实际上与电网主辅分离的利益纠葛不无关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分析师表示,改变原定计划,把中水电和葛洲坝重组成一家公司并非没有可能,这符合国资委的利益。“国资委公布的目标是到2010年把央企数量减少到80~100家,而根据最新数字,目前仍有126家,整合任务仍很重。”根据此前报道,为了加速推进央企重组,国资委已经把新的整合平台——国新资产管理公司方案上报国务院,俗称“中投二号”。

前述接近葛洲坝的人士告诉记者,公司更愿意按照旧的方案重组,这显然有利于公司的独立发展,“他们那边传出来的消息是,国资委可能对2007年时的方案进行微调”,而且资产重组可能首先在集团层面进行,然后再根据情况注入上市公司。

国资委网站信息显示,可能将日后装入中水电或是葛洲坝的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2009年实现收入88亿元,利润总额11.7亿元;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2008年实现收入99亿元,利润总额9.6亿元。中金公司研究员吴慧敏指出,如果电力资产整合能够如期推动,无论哪家公司注入葛洲坝都将显著增厚其业绩,而葛洲坝2009年收入266亿元,利润总额13亿元。

然而,事情的另一主角中水电此时正在准备上市。此前,该公司有关负责人曾经表示,中国水电集团整体重组改制工作已经顺利完成,同时,随着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1月29日正式挂牌,中国水电集团整体上市已经进入筹备阶段。中国水电股份公司将争取在今年年底前上市。

据悉,新组建的中国水电股份公司由中国水电集团和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总股本66亿元,分别占99%和1%。其中,中国水电集团以工程建设业务、电力投资业务、房地产开发业务、机械制造业务及其他经营性业务等主业资产作为出资,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以现金出资。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这笔电网“主辅分离”的“遗产”归谁,或许是这场利益争斗的起点所在。

对手的重组

对于中水电集团和葛洲坝集团而言,二者既是兄弟单位,又是竞争对手。根据资料,两家公司的业务基本重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火电、核电、公路、铁路、市政、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业务,属于施工类企业,在国内外建筑工程市场上颇多竞争。

葛洲坝集团前身为专门修建长江三峡工程而在1970 年成立的330 工程指挥部,是一家以水利水电工程起家的建筑央企,其承担的典型项目包括中国三峡工程(工程量超过65%)、葛洲坝、二滩等一系列世界顶尖级工程,逐渐奠定了其在工程建筑界的地位。

随着整体上市的完成,近年来葛洲坝发展迅速,2010年一季度收入73.95亿元人民币,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为26.3%,截至2009年底,年收入266亿元人民币,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3.2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为63.2%。“在100多家央企中,其资产总市值规模排名一般。”中信建投分析师指出。

“根据我们粗略测算,国内水利水电工程市场上,葛洲坝和中国水电基本上是四六开,国外市场上竞争同样激烈,”南方某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而根据中国水电网站上的宣传,其拥有全球50%的水利水电建设市场份额,2008年,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中以营业额排名位列第三位。

事实上,电网公司也并不愿意看到一个巨无霸的诞生,这意味着他们将垄断整个市场,议价能力大大高于以往。分析人士还指出,另一方面,电网主辅分离之所以耽搁了两年,和两大电网的态度是有很大关系的。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瞭望》:中国七万公里能源动脉谁来护卫?
下一条: 李克强: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