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 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 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 | 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7月在成都举行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节能环保 >> 在气候行动最前线直面挑战共筑未来
 
在气候行动最前线直面挑战共筑未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陈振林 时间:2024/3/21 
今年3月23日是第六十四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气候行动最前线”。该主题旨在呼吁全社会采取紧急行动,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领域进行更加有效的合作,积极应对不断变暖的地球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

气候危机之下,任何人都不能独善其身。人类刚刚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平均气温、海表温度打破历史纪录;多个国家和地区遭遇了异常猛烈的高温干旱和暴雨洪水,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重发。人类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一个事实——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不断加剧,已成为全球面临的最紧迫的挑战之一。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承诺坚定、行动有力。2020年,国家主席习近平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克服自身经济、社会等方面困难,实施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措施和行动,取得积极成效,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的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中国气象局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性、先导性科技支撑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始终以开放的胸怀、创新的理念、务实的举措奋战在气候行动最前线,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有力科技支撑,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正在增多增强。我国极端降水事件平均每10年增加8%,打破常规的极端天气时有发生,旱涝急转、寒热剧转等现象更加频繁。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各领域对灾害性天气的敏感性越来越高,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幸福安康对气象预报预测服务提出更高要求。我们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不断提高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气象防灾减灾联动机制,着力加强气候变化科普教育、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促进全社会有效抵御灾害风险。

挖掘气候资源,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为摸清“家底”,我们开展全国风能太阳能资源普查和评估,绘制精细化太阳能资源图谱,可针对任意新能源场站提供从分钟级到小时级再到月、季度的气象要素预报和发电功率预报,有效支撑国家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布局和调度。我们促进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因地制宜打造“中国天然氧吧”“避暑旅游目的地”“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等气候生态品牌,助力地方结合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秉持世界眼光,深度参与气候治理。我们高度重视温室气体监测,建成了由1个全球大气本底站和6个区域大气本底站组成的大气本底观测站网,一批高精度温室气体观测站持续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成效评估与碳排放核算提供数据支撑。我们深度参与全球气候变化科学评估,作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内牵头组织单位,推荐中国科学家连续5届当选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越来越多的中国作者参与评估报告编写。我们深耕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风云气象卫星面向全球近13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全民早期预警的中国经验备受瞩目。

面向未来,中国气象局将继续坚守在气候行动最前线,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构建自主自强、开放融合、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以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为抓手,不断强化气候变化机理研究,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新技术研发应用,加强气候风险管理和早期预警,持续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有力支撑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有效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极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

习近平主席指出,地球是个大家庭,人类是个共同体,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人类要合作应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完成《巴黎协定》实施情况首次全球盘点,结果显示,国际社会目前采取的适应措施和减缓承诺与应对长期风险及《巴黎协定》目标所需的行动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中国气象局将与国内各方共同努力、并肩前行,不断加大国际合作力度,全面深度融入全球气候治理,努力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守护人类地球家园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节约用水条例》
下一条: 联合国机构:2022年全球产生6200万吨电子垃圾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