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6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要闻 >> 国家能源局筹建天然气战略储备
 
国家能源局筹建天然气战略储备
时间:2010/5/19 
5月1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副司长刘贺明在“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六届三次理事会”上透露,国家能源局正在开展LNG(液化天然气)和天然气地下储气库重大项目研究,一批大型储气项目即将开工建设。

刘贺明说:“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城市天然气仍然是单一气源、单一管道,气源紧张危及城市燃气供应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城市燃气供应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因此,要从保障城市能源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高度,完善燃气供应机制。”

刘贺明表示,天然气储备设计应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国内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应该建立天然气国家战略储备;二是建立城市应急储备;三是调峰储气,满足日常供应需求。

储气库:稀缺的调峰设施

巨大的峰谷差挑战城市天然气供需平衡。

燃气行业专家分析,目前我国天然气峰谷差比例大于3,北京等大城市峰谷差甚至达到10。北京冬季高峰时天然气日消耗量超过5000万立方米/天,而在夏季低谷消耗量不足400万立方米/天。

巨大的消费落差威胁着城市燃气供应系统的稳定性。一般而言,天然气调峰可通过供应与需求两个方面调节。供应方调峰手段包括地下储气库、气田备用产能、LNG接收站的优化运行等;需求侧调峰手段包括,可中断的双燃料工业用户、燃气发电企业、利用价格杠杆控制峰值等。

“国内外经验表明,储气库调峰投资最低,最为经济。”中国石油(10.86,-0.03,-0.28%)天然气管道分公司副总经济师王斌在一次燃气会议上说。

而当前国内储气库能力远远不足。公开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投用的储气库仅有6座,由中石油投资建设,目的为保证北京市场天然气供应。设计储备气量30亿立方米,调峰能力只有14亿立方米,仅为全年总气量的2.2%左右。

而美国有400多座地下储气库,库存量占美国全年天然气消费量的1/3;欧洲各种类型的储气库也超过60个,且多数国家天然气储备率都达到15%-25%,这些储气库与各类天然气管线相衔接,保证了区域天然气供应安全。

中石油规划总院油气管道工程规划研究所副所长杨建红说:“按照天然气消费量的8%-12%考虑调峰需求,预计2010年调峰能力最低应为80亿立方米。随着天然气应用的发展,对地下储气库等调峰设施需求更为迫切。”

本报记者从中石油了解到,中石油计划在2011年到2015年修建10座储气库,总库容达到224亿立方米,分布在气源所在地和消费中心,以及大型骨干管网周边,包括长庆、辽河、重庆等地。上述项目建成后,国内储气规模将占天然气总销量的8%-10%。

其中,长庆储气库库容120亿立方米,预计总投资200多亿元,为国内最大的储气库,有望年内开工建设。

民营企业:希望参与储气库建设

国际上,储气库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一般采用4种方式,一是由天然气供应商承建和管理地下储气库;二是由城市燃气分销商建设和管理地下储气库;三是由独立的第三方以盈利为目的建设和管理地下储气库;四是由多方合资建设地下储气库。

而在国内,储气库是国有企业的专属领域。已经投用的大港油田储气库为中石油所有;中石化、中海油目前也在做储气库前期工作,尚未确定最终项目;外资、民资尚未参与到储气库项目建设中。

“地下储气库建设成本高,建成后,有一部分天然气成为‘垫层气’,不能被抽采使用。”中国石化(8.92,0.14,1.59%)勘探院专家对记者说。

尽管如此,还是有民营企业希望能够进入储气库建设领域。天然气下游配送企业代表——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就多次建议国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储气库建设。

近日,该协会受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委托,完成《促进我国天然气产业有序发展相关政策研究报告》。

中国燃气协会建议,借鉴发达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和完善天然气储备机制的经验,尽快将天然气战略储备设施建设和天然气资源战略储备制度纳入国家能源规划。

该协会认为首先应明确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市场主体建设储气库的责任;不断放开储气库等天然气调峰设施建设的投资机制,鼓励有能力的下游大型企业建设城市调峰、储备设施,形成城市日常性储备能力,作为城市季节性的调峰补充。

中国燃气协会建议,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天然气上游企业自身或者委托有资质企业承担天然气储备设施建设和运营;下游城市配气企业应该承担城市日调峰天然气储备设施建设和运营,各地方政府可要求配送企业建立天然气储备,负责城市天然气日调峰。

天然气上游生产企业和下游企业还应当建立相应的季节调峰与日调峰预警机制,预测相应下游市场或者本地区天然气需求变化,针对天然气供应情况设计系统的调峰方案。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中国将成卡塔尔天然气最大买家
下一条: 俄罗斯矿难可能打击亚洲出口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