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DefenPol China2025第七届广州国际防务暨警备外贸展 | 2025世界电池及储能产业博览会暨第10届亚太电池储能展 | 2025第三届中国国际储能产业博览会 | 2025涡轮技术大会暨民用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展 | 2025第四届EESA储能展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节能环保 >> 化石能源、钢铁等行业如何节能降碳?一文了解→
 
化石能源、钢铁等行业如何节能降碳?一文了解→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时间:2024/6/3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目标已经提出来了,如何才能实现呢?

到明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20%左右

《方案》提出,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 副研究员 周丽:《方案》中有几个管理亮点值得关注,要在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中强化节能降碳目标考核,甚至可能上收个别重点行业特大型项目节能审查权限,还要扩大日常监察范围。

专家告诉记者,眼下我国能耗强度降低低于预期时间进度,部分地区形势较为严峻。完成“十四五”的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难度不小,高质量发展也迫切需要高水平的节能降碳工作来支撑和引导。

南开大学循环经济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王军锋:行动方案强调了钢铁、化工等传统工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与现代化改造,也重视节能低碳对人工智能、氢能、微电网、车网互动等新兴产业的引导发展,更加重视能耗双控转向碳排双控工作的支撑。

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

这次化石能源行业是节能降碳的重要领域,那么化石能源行业该如何节能减排呢?

《方案》指出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电低碳化改造和建设,推进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严格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持续推进燃煤锅炉关停整合、工业窑炉清洁能源替代和散煤治理。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 张宏:重点提高发电用煤的质量,密切与电厂合作,在努力提高煤炭质量的基础上,开展冶金、建材、化工行业提高效率、降低单耗的技术工艺研究,有效控制煤炭消费的增长。

通知还提出到2025年底,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平原地区散煤基本清零,基本淘汰低效燃煤锅炉及各类燃煤设施。

在油气方面,《方案》提出优化油气消费结构。合理调控石油消费,推广先进生物液体燃料、可持续航空燃料。加快页岩油(气)、煤层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化开发。

严格落实钢铁产能置换

钢铁作为能耗和碳排放大户,节能降碳任务艰巨。《方案》针对钢铁行业给出了减碳目标和产能要求。

《方案》指出加强钢铁产能产量调控,严格落实钢铁产能置换。到2025年底,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力争提升至15%,废钢利用量达到3亿吨。《方案》还要求要严禁以机械加工、铸造、铁合金等名义新增钢铁产能,严防“地条钢”产能死灰复燃。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院长 张龙强:文件的时间期限是今明两年,《方案》明确了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三大行动,主要是加强钢铁产能产量调控,国家对钢铁行业实施产量调控给予高度重视,对粗钢产量调控的原则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坚持以节能降碳为重点,将与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工作紧密结合,通过产量调控加快推进企业改造升级步伐。


《方案》指出,到2025年底,钢铁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全国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24—2025年,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2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300万吨。

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

《方案》还提出将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提高营运车辆能耗限值准入标准;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落实便利新能源汽车通行等支持政策。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有序推广新能源中重型货车,发展零排放货运车队。

同时加强建材行业产能产量调控。严格落实水泥、平板玻璃产能置换;优化有色金属产能布局;严格落实电解铝产能置换,从严控制铜、氧化铝等冶炼新增产能,合理布局硅、锂、镁等行业新增产能。

(总台央视记者 王颢一 王海东 孙强)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监测指标》地方标准通过
下一条: 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部署十大行动 加大节能降碳攻坚力度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