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5年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 | 第七届亚洲海洋风能大会10月在上海召开 | 第三届EESA储能展整装待发,邀您共赴盛会 | 2024(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 第九届(2024)国际储能和电池技术及装备(上海)会展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电力行业 >> 全国多地电力负荷增长 如何保供成难题
 
全国多地电力负荷增长 如何保供成难题
来源:国际能源网编辑 时间:2024/7/15 
自今年夏季伊始,我国多地迎来了电力需求的迅猛增长,用电负荷屡创新高,给电力供应保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7月9日、10日,广东地区的用电负荷连续两天突破了历史纪录,峰值高达1.49亿千瓦,这一数字足以彰显出该地区电力需求的旺盛程度。与此同时,福建地区也在7月4日、5日两天内连续刷新了用电负荷的记录,最高负荷达到了5275万千瓦,较去年增长了2.95%。

据南方电网消息,今年以来,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的用电负荷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其中服务区域内的21个城市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张星在之前的讲话中曾表示,预计今年度夏期间,中国的用电负荷将出现快速增长,最高负荷同比增长将超过1亿千瓦,这无疑给电力保供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今夏的高温天气成为了推动电力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在近期表示,今年盛夏,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普遍偏高,除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中部和北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外,其余地区均呈现出明显的升温趋势。这种高温天气使得降温负荷需求大幅增加,尤其是空调等降温设备的运行负荷进一步增长,成为了负荷增长的主要因素。

据中国电科院用电与能效研究所的分析数据显示,我国夏季降温负荷规模逐年攀升,降温负荷占最大负荷比例已经达到了30—40%,这一比例足以显示出降温负荷在电力需求中的重要地位。

此外,电力数据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反映出今年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的态势。李德智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国内经济持续向好的发展趋势也带动了用电需求的上升。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了8.6%,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增长了9.7%、7.2%、12.7%和9.9%。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经济在各个领域的用电需求都在稳步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的提升也成为今年电力负荷增加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中心主任蔡义清向中新社指出,当前越来越多的领域和设备开始采用电力作为能源,如电动汽车的普及就进一步推高了电力需求。这一趋势不仅有利于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同时也给电力供应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应对电力负荷、保障电力供应方面,全国也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首先是加强电力供应能力。目前,煤电仍是中国电力供应的主力电源。中电联的数据显示,2023年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接近六成。为了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煤电企业提前谋划开展储煤工作,电厂存煤始终保持在近几年历史高位,为今年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虚拟电厂也在今年电力保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智能控制楼宇的中央空调温度、充电桩的功率和储能设备等方式,虚拟电厂有效地调动了负荷资源,解决了全市尖峰负荷削减等实际问题。

深圳电网已经开始通过虚拟电厂调用这一技术,据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总经理程韧俐介绍,该系统最高调节负荷达到了21万千瓦,相当于4万户居民用电负荷的总量。

面对电力供应的紧张局面,国家能源局也做出了积极的研判和应对措施。张星表示,国家能源局将强化能源电力监测预警,确保高峰时段能够充分发挥保供潜力。同时,加快支撑性电源建设投产,指导各地做细做实工作预案,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多措并举全力确保迎峰度夏电力安全稳定供应。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缓解电力供应压力,保障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电网大模型“大瓦特”实现五省区广泛应用
下一条: 浙能六横电厂二期2×1000MW项目3号机组正式投运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