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节能环保 >> 废弃塑料瓶变丝巾,中国推进海洋塑料垃圾新生
|
|
废弃塑料瓶变丝巾,中国推进海洋塑料垃圾新生 |
来源:新华社 作者:周颖 关锦恒 时间:2024/7/16 |
茫茫海面,如果塑料瓶被随意丢弃海里,它们缓慢分解,会形成微塑料,危及海洋生物生命健康。来自中国的环保团队,为解决海洋塑料垃圾治理难题,提供了新方案。
几天前,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在介绍美丽海湾建设成就时,现场展示了一条丝巾。她介绍说:“这条漂亮的丝巾其实是由三个废弃塑料瓶制成的,这些塑料瓶都是来自广州南沙区的公益净滩行动。”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海洋环境治理。海湾又是推动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关键区域。中国政府提出,以海湾为基本单元,“一湾一策”协同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和岸滩环境整治,系统提升海湾生态环境质量。
南沙是广州的滨海新城,大陆海岸线长度106.73千米。正是在推进岸滩环境整治过程中,这里的环保工作者萌生了“将塑料瓶变丝巾”的创意灵感。
广州市海洋双碳研究会副秘书长杜宇燕说,南沙区坦头村有一处面积约45亩的成片天然红树林,是广州现存天然红树林中面积最大的连片区域。2022年,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的支持下,广州市海洋双碳研究会开启了坦头村红树林保护与修复项目。
“红树林的根系非常发达,塑料瓶、玻璃瓶、吸管等都非常容易藏进树根里,影响树木健康生长。而塑料瓶又是海漂垃圾,源源不断随着潮汐从其他地方漂过来。”杜宇燕说。
如何从源头减少塑料垃圾?当地政府、环保工作者、志愿者等开展公益净滩行动,组织捡拾海漂垃圾。广州市海洋双碳研究会秘书长叶攀说,每次活动后,志愿者们收集到大量塑料瓶、塑料袋,如何处理这些废弃物成了他们思考的问题。
“我们想着将这些塑料垃圾做成文创品,让人们在日常使用时就能想起保护海洋生态的重要性。我们尝试了很多种可能性,比如做成杯子、摆件等。但最终发现,制作成丝巾,不仅质感好,而且便于携带、赠送,也能更好地传递环保理念。”叶攀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条长丝巾由三个回收塑料瓶制成,能减少85.32克碳排放。工作人员将压缩塑料瓶送入工厂,经加工形成再生聚酯颗粒,颗粒再融化拉丝成为丝线运到织物制造工厂,制成环保布料,最终成为服装、包装、丝巾等物品。
来自南沙的高三毕业生潘天翔经常参与净滩行动。他说,希望环保文创产品,唤起人们对海洋生态保护的关注。大家一起行动,让海洋环境更洁净、更美丽。
据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海洋生态环境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广东是海洋大省,已将近岸海域统筹划为59个海湾,并围绕海湾水质、海洋垃圾、生物生态、滨海湿地和岸线保护等开展专项调查,掌握各海湾基本生态环境状况,全力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
事实上,在中国,推进海洋保护与海洋塑料垃圾新生的创新实践并非个案。在浙江沿海地区台州,“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团队,用数字化手段追踪标记每一个回收环节,让海洋塑料成为低碳环保的原材料获得国际市场的青睐,实现高值利用后收益重点反哺给源头收集海洋塑料的民众,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由此进入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介绍,中国编制实施了《“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美丽海湾建设提升行动方案》,目前正在重点打造110余个美丽海湾,65个海湾正在拉网式进行海洋垃圾清理工作,推动海洋塑料垃圾的回收利用。
“努力争取到2035年能够把全国283个海湾都建成美丽海湾,让这条丝巾上描绘的‘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愿景成为现实。”郭芳说。 |
责任编辑:myadmin |
上一条:
应对气候变化需全球携手同行 |
下一条:
近十年我国春季沙尘天气减至年均9.2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