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5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携手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 2025中国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 | 第二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海洋油气大会暨展览会 | DefenPol China2025第七届广州国际防务暨警备外贸展 | 2025世界电池及储能产业博览会暨第10届亚太电池储能展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电力行业 >> 构网技术新趋势:因网制宜,守护电网安全稳定
 
构网技术新趋势:因网制宜,守护电网安全稳定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22 

      近日,由国网西藏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创新发展中心主办的“西藏构网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来自电力企业、科研院所及行业专家等,通过深度探讨西藏构网技术应用及创新,推动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阳光电源作为产学研代表,在会上率先提出“因网制宜”理念,以守护电网的安全稳定。

构网技术,助力西藏新型电力系统发展

      西藏正在成为全球构网技术应用高地。2024年,西藏规划建设构网型储能容量60.8万千瓦/252.2万千瓦时,建设投产构网型SVG15万千瓦,形成全国首个大规模构网型技术应用示范。这些技术通过调节电网电压、频率、功角等,有效缓解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接入后,对电网的供电安全和稳定性影响。

      阳光电源光储集团首席专家潘年安表示,“构网型储能技术的本质是同步电压源的构建,可以在提升新能源消纳的同时,应对传统发电机组占比减少带来的风险。”以2024年阳光电源与华电、华能等央企发电企业一起联合打造的多个西藏保供项目为例,构网型储能系统以微秒级的响应速度和卓越的稳定性,减少设备故障和脱网可能性,缓解藏中地区冬春季节电力短缺难题。


阳光电源光储集团首席专家潘年安

因网制宜,守护电网安全稳定

      “但不同新能源渗透率、不同应用场景的电网对构网技术的需求有差别。”潘年安提到。如西藏地域广阔,电源结构单一,电网呈现长链式弱互联结构,构网型技术的应用场景很广泛,包含大规模新能源稳定送出、特高压电网支撑、负荷中心电压支撑、末端薄弱电网保供电、微电网和孤电网独立运行等,这些场景的电网阻尼、惯量以及宽频振荡的程度不同,主要问题耦合度不同,对构网技术的要求也不同。

      因此,阳光电源首提“因网制宜”理念,提出要深入了解不同应用场景的不同网况,定制化地提供构网技术解决方案,并依托先进的PCS构网算法、直流侧电池系统的高效稳定管理与系统级的策略控制,保障构网技术更可靠应用,守护电网安全稳定。

阳光电源解决方案:系统级融合创新

      “因网制宜,需要构网技术创新”,潘年安提到,“阳光电源以‘增量式动态’虚拟阻抗技术解决电网暂态过程中的功角稳定问题,‘柔性’惯量技术提升系统频率稳定,‘多段式宽频振荡抑制’化解新能源宽频振荡风险,‘微秒级’电压构建解决电压支撑能力不足问题……并以百MW级实时仿真能力,模拟各类应用场景下电网的运行情况,通过多种技术的灵活控制,更精准、平滑地解决问题。”

      基于近20年的储能构网实践经验,阳光电源还发现:除了构网型PCS,构网技术的应用还需要从整个系统层面考虑,特别是直流侧管理和系统间的协同控制。也就是说,在构网领域,深度融合电力电子、电化学和电网支撑技术非常重要。“比如,构网型储能会面临更频繁地浅充浅放的情况,这会影响SOC的准确性,给电池的安全和寿命带来风险。阳光电源构网型储能系统通过精准的SOC管理策略、全液冷AI仿生热管理技术帮助提升电池、功率器件的使用寿命,保障构网型储能长期稳定和高效应用。”阳光电源光储集团副总裁徐清清解释到。


加快标准制定,推动构网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阳光电源全球构网型项目容量已超过12GWh+,包括全国首个VSG多能互补构网型西藏措勤项目、全国首个高海拔离网型构网储能西藏双湖项目、全球最大风光储氢多能互补构网型沙特NEOM项目等。从2006年开始储能构网技术探索,阳光电源始终与电力行业同仁们一起,推动电网技术高质量发展。


      而进一步推动构网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相关技术标准的支撑。阳光电源光储集团蔡壮博士表示,“产学研领域以阳光电源为例,目前已参与了包括国标《电化学储能构网型变流器技术规范》、《构网型变流器通用技术规范》在内的多个构网型风、光、储标准制定。未来,希望能更多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为西藏乃至全国的构网技术标准提供支持,助力全国乃至世界新型能源体系的升级发展。”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施耐德电气:以AI技术驱动工业能源使用效率跃升
下一条: 江苏年用电量首破8000亿千瓦时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