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5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 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新兴能源 >> 超万亿吨!白氢:下一个“地下金矿”?
 
超万亿吨!白氢:下一个“地下金矿”?
来源:中国化工报 时间:2025/2/25 
2月初,一则新闻引发全球能源界注目——法国能源勘探公司Mantle8宣布获得340万欧元种子资金,投资方包括由比尔·盖茨创立的突破能源基金(Brea kthrough Energy Ventures)、气候科技风投公司Kiko Ventures等知名机构。Mantle8表示,计划到2030年找到1000万吨天然氢(也称白氢或金氢),目标是实现0.80美元/千克的氢气量产,以“彻底改变清洁能源市场”。

该消息一经发布,激起千层浪。业内开始关注:目前全球白氢赋存和开发现状如何?面临哪些瓶颈?未来前景几何?

“可再生”的零碳能源

在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能源,正成为全球关注焦点。

目前,全球氢气年消耗量约5000万吨,其中约95%来源于化石能源,即灰氢。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绿氢虽环保,但成本高昂,仅占全球氢气产量的1%左右。白氢的发现,则为这一困局提供了新思路。

白氢,指自然界中天然生成的氢气资源。其生成机制目前尚未有定论,但地质学家通常归结为水岩反应、地壳辐射裂解、深源释放等途径。这些机制使白氢具备“可再生”特性——只要地质活动持续,氢气就能不断生成。

白氢之所以备受关注,源于其独特优势:一是低成本,它自然存在于地壳中,开采成本可低至每千克0.5美元,仅为绿氢的十分之一;二是低碳环保,它是真正意义上的零碳能源,与太阳能、风能等一样对环境无污染;三是高效率,其生产应用无需进行多次能量转换;四是储量丰富,据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2022年的估算模型,地球岩层中可能蕴藏超万亿吨白氢,可满足人类未来上千年的燃料和肥料需求。

全球勘探力度正加大

早在几个世纪以前,人类就知道地下存在天然生成的氢气,但由于存在其无法富集的认知偏差,长期没有进一步探索。

直到1987年,加拿大Hydroma公司在非洲马里钻探水井时发生爆炸和大火,火焰颜色如同蓝色海水,且没有黑烟污染。人们只觉惊奇,但未进行深入研究。2012年,勘测团队发现水井眼中流出的是纯度高达98%的氢气。2016年,该公司在此建成一口氢井,年产量5吨,成本仅0.5美元/千克,被用于30千瓦的发电厂发电。至此,人类开启了白氢勘探开发之门。

随后,全球掀起白氢“淘金热”。其中,2023年是个重要年份。

2023年9月,USGS在雪佛龙和BP公司支持下成立天然氢研究联盟,并启动2000万美元的研发计划。NH2E、HyTerra两家企业完成多口试探性钻井,确定北美中部裂谷系为白氢富含地,最高含量91%,并开始商业化开发部署。

2023年,澳大利亚颁发30个白氢勘探许可证。Gold Hydrogen公司在约克半岛探井发现浓度高达73.3%的白氢,潜在氢气量21万~880万吨。

2023年5月,法国洛林地区钻井至1200米发现浓度为20%的白氢,预计储量4600万吨。政府计划投入巨资研究,并已批准首个勘探许可证。

此外,西班牙在barbasstro和Monzón之间的地区发现白氢矿井,Helios Aragón公司已取得勘探许可,预计2028年投产。韩国国家石油公司也宣布,发现5处潜在天然氢源……

为此,2023年《科学》杂志将“寻找天然氢源的热潮”列为当年十大科学突破之一。科学家甚至预言,白氢可能成为比石油更持久的“地下金矿”,颠覆传统氢能产业的游戏规则。

目前,中国尚无白氢勘探及开采项目披露,但资源分布数据及研究已有一定积累。如我国在松辽盆地的个别钻井中发现氢气含量高达85.54%,在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2号井的岩屑罐顶气中,检测到含量最高可达99%的氢气。此外,在云南腾冲部分热泉、山西沁水煤矿和煤井、渤海湾盆地,我国均有低浓度白氢发现案例。

开发利用面临挑战

尽管白氢展现出诱人的发展前景,但要真正实现商业化开发应用,仍面临挑战。

首先,要准确定位和评估白氢储量是个难题。目前,白氢检测和分析技术还不完善,仅少数实验室用科学分析仪器设计有氢传感器。因此,包含有氢气信息的钻井数据很少,白氢逸出量难以得到确切统计,现有资源评估的准确度有限。

其次,勘探技术面临瓶颈。氢气质量轻、溶解度小、极易挥发迁移,在地质圈闭构造中难以高浓度富集,其分布分散的现状增加了开发利用难度。目前,人们正引入矿物和地热勘探技术,以寻求更有效的白氢勘探策略。但正如USGS石油地球化学家杰弗里·埃利斯所言:“我们可能会经历数十年的尝试与错误,但速度至关重要。若新资源开发需要200年之久,那实际意义将大打折扣。”

再次,开发成本不定。虽然理论上白氢开采成本较低,但实际规模化开发成本还有待验证。据马里井的估算,白氢生产成本约为0.5美元/千克。不过,类似的情况并不普遍。目前发现的白氢主要位于100~2000米深度,但国内外研究均指向大规模白氢可能封存在地球深处。若大量矿藏需更深钻探,开发成本可能迅速上升。而此前业界推算,白氢按照1美元/千克的价格生产,才能与天然气竞争。

此外,要高效安全开采、储存和运输白氢,还需开发一系列配套技术。由于白氢是个新兴领域,相关政策法规和支持措施还有待完善。

鉴于此,关于“白氢能否带来一场新‘能源革命’”的设问,答案还需时间验证。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风电制造端盈利水平有望好转
下一条: 新能源有哪些黑科技?张朝阳将走进阳光电源,用物理学为你揭秘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