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5中国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 | 第二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海洋油气大会暨展览会 | DefenPol China2025第七届广州国际防务暨警备外贸展 | 2025世界电池及储能产业博览会暨第10届亚太电池储能展 | 2025第三届中国国际储能产业博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节能环保 >> 中国将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PM2.5迎更严管控
 
中国将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PM2.5迎更严管控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记者 阮煜琳 时间:2025/2/25 
北京2月24日电 中国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24日透露,已启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工作。这位负责人坦言,现行标准对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达标城市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的引领作用已经明显减弱。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朱彤日前公开提出,世界卫生组织于2021年加严了空气质量指导值。如何协同空气污染改善和气候变化目标、措施与政策,科学制定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的新目标以更有效保护公众健康,已经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朱彤建议,中国应尽早将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纳入日程,推动降碳减污协同,为新能源等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供更广阔空间,助力“双碳”目标如期实现。

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于2012年修订发布、2016年全面实施。其中PM2.5年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是35微克/立方米,对应了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空气质量指南》的第一阶段过渡期目标,即最初级目标。

“标准实施以来,为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向好‘双赢’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中国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24日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与2015年相比,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汽车保有量都增长了,但是PM2.5浓度却下降了36%,重污染天数减少了68%;PM2.5年均浓度达标城市数量达到252个,比2015年增加了138%。

“空气质量改善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李天威分析指出,一是从保护健康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的研究结果,PM2.5仍然是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的大气污染物,而5微克/立方米是目前研究认为能够较好保护居民健康的浓度值。PM2.5年均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非意外全因死亡率,包括非传染性疾病和下呼吸道疾病等,将上升8%。所以,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更新了《全球空气质量指南》,把PM2.5年均浓度指导值从10微克/立方米收严到5微克/立方米,以更好保护人体的健康。

二是从目标引领看,2024年,中国近四分之三的城市PM2.5年均浓度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其中,近半数达标城市PM2.5浓度还高于25微克/立方米,25微克/立方米是“美丽中国”建设提出来的2035年目标。所以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这部分城市,特别是已经达到了25微克/立方米的城市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的引领作用,已经明显减弱。

三是从国际比较来看,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值是5微克/立方米,中国的二级标准是35微克/立方米,而且中国的标准限值比美国的9微克/立方米、欧盟的10微克/立方米、日本的15微克/立方米都要高得多,只比印度和埃及要严。

李天威透露,生态环境部于2022年启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工作,目前在实施情况评估、人体健康影响和标准限值修订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积极进展。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按照三个原则科学有序推进标准修订。一是聚焦公众健康,重点关注对健康影响最大的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是统筹发展与保护,对标“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综合考虑中国的发展阶段、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等因素,合理设定标准限值。三是构建科学全面的评价标准体系。李天威说,不仅修订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还要同步修订配套的监测、评价等技术规范,整体提升大气环境质量管理水平。

李天威说,中国既不盲目跟风国际最严水平,也不一味追求改善速度,更不会搞大气污染治理“休克疗法”。“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蹄疾步稳,让地方跳一跳够得着,达标所需的资金、技术、方法手段循序渐进能跟上,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2024年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
下一条: 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联合印发意见 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