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5中国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 | 第二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海洋油气大会暨展览会 | DefenPol China2025第七届广州国际防务暨警备外贸展 | 2025世界电池及储能产业博览会暨第10届亚太电池储能展 | 2025第三届中国国际储能产业博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新兴能源 >> 工信部辛国斌:抓紧编制新时期智能网联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工信部辛国斌:抓紧编制新时期智能网联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来源:睿见Economy 时间:2025/3/31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于3月28日至3月30日在北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出席并演讲。

辛国斌指出,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并持续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过去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增大、内部挑战增多等复杂严峻形势,汽车行业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推动产业发展,取得一系列新成绩。

一是市场规模迈上新台阶。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占全球总产量的65%,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第一。在新车总销量的占比也突破了40%,规模优势更加巩固。

二是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电动化基础进一步夯实,整车平均续驶里程接近500公里,15分钟充电80%的快充技术量产应用;智能化技术持续突破,多元感知融合、端到端大模型技术加速应用,具备L2级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新车占比达到57.3%。

三是中国品牌迸发新魅力。主动悬架、智慧灯光系统等配置加速向大众车型普及,新能源乘用车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首选,24个中国品牌入选英国评估机构近日发布的“2024全球汽车品牌价值百强榜”。全年实现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动力电池出口133.7GWh,为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作出了积极贡献。

辛国斌强调,也要清醒看到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国际上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多边贸易体制受阻,关税壁垒增多,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内卷式竞争问题突出,矿产资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充换电基础设施等支撑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辛国斌指出,为推动解决这些问题,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建议行业企业重点把握好四个转变。

一是从注重规模增长向注重规模和效益双提升转变。以质为先,行稳致远,把竞争重点从拼价格转到提质量、优服务上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是从应用技术创新向底层技术创新转变。强化产学研协同,加快突破电化学、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力争取得更多原创成果。

三是从汽车产业向多产业融合转变。发挥汽车产业的带动效应,加快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深度融合,实现相互赋能、协同发展。

四是从单纯出售产品向提升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转变。延伸价值链微笑曲线,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辛国斌表示,作为汽车行业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抓紧编制新时期智能网联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加强部门协同,完善支持政策,持续巩固扩大产业竞争优势,扎实推动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进一步加强技术攻关突破。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动力电池关键材料、车用芯片、大模型等基础技术、新体系电池、高功率长寿命燃料电池、高效混合动力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技术,轻量化、低风阻等整车设计技术攻关,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内生动力。

二是加快自动驾驶产业化发展。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完善标准体系,有条件批准L3级自动驾驶车型生产准入,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深入推进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加快网联云控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汽车前装V2X、5G等高性能通信模块,支持跨区域协同应用。

三是积极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编制新一轮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落实好汽车以旧换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政策,加力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和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制定促进换电模式发展指导意见,激发汽车市场新动能。

四是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推动人工智能在汽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场景应用,持续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和推广工作,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协同改造,构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场景图谱,健全行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开展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评价标准研制与应用推广,培育一批专业化服务商。

五是进一步深化行业管理改革。加快机动车生产准入管理条例立法,完善企业退出机制。推进汽车生产准入管理改革,修订准入审查技术要求。研究推动汽车生产企业集团化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开展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华为刘大伟:发展超快充产业生态 推动商用车新质生产力
下一条: 中电联:我国电化学储能向集中式、大型化发展 利用率显著提升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