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 大会暨展览会 | 2025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携手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 2025中国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 | 第二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海洋油气大会暨展览会 | DefenPol China2025第七届广州国际防务暨警备外贸展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煤炭行业 >> 中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提质加速
 
中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提质加速
来源:中国煤炭报 时间:2025/4/23 
近日,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组织召开的第二届矿山智能化建设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矿山智能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发布了《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提质加速,初步实现了减人、提效、增安的智能化建设目标。

《蓝皮书》指出,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顶层设计不断健全,并按照“分类建设、分级达标”的基本原则和“采矿工艺为基础、技术标准为先导、先进装备为核心、工业互联网为平台、人工智能为先锋”的发展思路,积极稳妥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形成不同地区、不同地质条件的煤矿智能化建设新方案、新样板、新模式。

以陕西、内蒙古地区为代表的地质条件相对简单的煤矿,以山东、两淮、河南地区为代表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煤矿,以东北、西南地区为代表的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且产能较低的煤矿,均在智能化建设领域取得积极进展。陕煤集团黄陵矿业公司研发煤与油型气共生矿井安全保障及智能开采配套技术与装备,4处煤矿6个工作面全部实现常态化有人巡视、无人操作的远程采煤。四川嘉阳集团嘉阳煤矿推进“5G+智能矿山”,建成采煤、掘进、供电、排水、运输等智能化系统,地面控制工作面自动跟机率高达95%,工作面单日生产人员从原来的63人减至8人。

随着智能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煤矿技术装备方面取得诸多重大突破,科技创新成果覆盖智能地质保障、智能掘进、智能采煤、智能主运输、智能洗选等系统。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公司榆家梁煤矿打造了生产期间工作面0人作业,进风巷、回风巷2人监护,地面2名操作员远程监控的“0+2+2”生产模式,生产效率提升16.67%。

《蓝皮书》指出,我国煤矿信息化产业基础日益夯实,煤矿智能化建设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通信网络、位置服务等技术装备部署与升级,实现了数据互联互通,为人工智能及大模型应用奠定了基础。

同时,我国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逐步统一完善。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和煤炭企业坚持需求导向,共同开展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顶层设计,推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团体标准研制和实施应用,发布智能化矿山建设领域标准超过100项,初步建立起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协同生态初步形成,催生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创新联盟大量涌现,形成蓬勃发展的智能化“生态圈”。截至目前,已成立70多个创新平台和产业联盟,汇集了1000余家企业、100多家科研院所、50多所高校和21个院士团队。

《蓝皮书》指出,尽管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煤矿智能化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仍存在煤矿智能化建设思想认识和发展观念不到位、智能化煤矿常态化运行率不高、煤矿智能化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同时,煤炭开发重心进一步西移、开采条件进一步复杂化等新形势新任务,对煤矿智能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此,《蓝皮书》提出了信息基础设施向网络综合承载与数据融合应用发展、地质保障向精准探测与隐蔽致灾因素精准防控方向发展、掘进系统向数智少人化方向发展、综采智能化向高阶数智开采方向发展、煤矿灾害预警向多模态智能防控方向迈进、煤矿大模型向通专融合的高价值场景驱动发展、煤矿机器人向具身智能方向发展等13个方面的煤矿智能化科技攻关方向与重点任务。

第二届矿山智能化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见中表示,下一步,将在强化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煤矿场景深度融合方面持续发力,重点突破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卡脖子”难题,研发信息基础设施、地质保障、采掘、主辅运输、通风、供电与供排水、安全监测、煤矿机器人等成套技术装备。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山西586处煤矿已实行采掘红线管理
下一条: 3月中国动力煤进口量再上3000万吨,但连续第二月同比下降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