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特别报道 >> 南方电网上书发改委:高耗能产业迁入云南西藏
|
|
南方电网上书发改委:高耗能产业迁入云南西藏 |
时间:2010/7/2 |
作为电力综合体制改革试点的南方电网公司最近提出颇有新意的发展思路。南方电网公司副总经理王久玲日前透露,最近南网向国家发改委呈递了一个报告,建议国家对一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高耗能产业调整区域布局,可以集中至云南西北部,用于消纳云南、藏东南等地区的水电资源,尽量减少远距离、大规模电力传输。
高耗能产业或可布局云藏
就在6月18日,由南网主导的世界上第一个±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项目——云南至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顺利建成,实现双极投产。工程西起云南楚雄,途经广西,东至广东省广州,输电距离1373公里,额定容量500万千瓦。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南网将继续推进西电东送战略,建设糯扎渡、溪洛渡电站送电广东直流工程等一批国家重点项目。
不过,王久玲认为,产业结构调整对电网影响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过去实施西电东送战略,是因为东西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的能源、资源比较丰富,但是东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这就势必导致了远距离、大容量的变电传输的出现。
“通过逆向思维,我们在考虑有没有可能把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耗能产业就地发展?就地消纳西部的资源?当然,即使可行,还是应该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代价来做。”王久玲说。他透露,最近南网向国家发改委呈递了一个报告,建议国家一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高耗能产业应该调整区域布局,可以集中至云南西北部,用于消纳云南、藏东南等地区的水电资源,尽量减少远距离、大规模电力传输。
中电联统计部主任薛静亦认为,从目前中国电力供应形势看,四川、云南等区域未来电力供应将极为富裕并且对外大量输出,对于电解铝等高耗能企业来说,这些地区的电力产品价格具有更大吸引力,应该成为今后高耗能企业重点进驻区域。“比如云南,是水电大省,尚有85%的水能资源有待开发,大约有8000万千瓦。未来,基于电力供应因素,南网区域工业布局也将围绕云南进行。”
王久玲特别指出,任何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都是有限的,电网也不例外。“南网的±800千伏的直流输电技术尽管已经成熟,但是到底在多大范围内配置资源是合理的?这个问题要充分论证。也不是需要多少能源,我们就能够送多少。”
电网不是越大越好
然而,从发展思路上看,国家电网公司一直是特高压输电的拥趸者。其智能电网的总体发展目标也是:“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国网规划了2012年建成“两纵两横”特高压骨干网架的规划目标,还在继续争取更多的特高压线路获得核准。
在王久玲看来,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为电网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手段,但是否应用特高压,应以资源消耗最少、环境代价最小为基础,“我们的原则是目前电压能满足需求的,我们就不要采用更高的电压政策。”
对于电网未来发展的重点,王久玲认为,由于大电网发展已比较成熟,未来应更加重视微网和小型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发展。“我国目前发展建设了世界上最复杂的大电网,电网的自动化水平已经能够满足大电网的安全需要。应该说我国电网智能化水平是世界一流的。未来智能化电网发展主要应该是解决可再生能源以及分布式综合供能系统的有效接入,解决新的用能形式,比如电动汽车、供冷、供热等实现有效的商用模式等问题。”
业内专家认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同的历史阶段,决定着不同的电网物理形态。电能商品有两种不同的消费形式: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在不同历史阶段,两者的比重不同。我国现阶段还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电能作为生产资料的比例约占70%以上。工业用电的单位用电幅度高,用电量大,需要大电网、大电源向用户提供充足可靠的电力。但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工业用电比重将逐渐下降,生活用电比重将逐渐上升,后者具有分散性大、单一用户消耗少、用电水平较低、能源需求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发展微网和小型分布式综合供能系统将成为主流。
以丹麦为例,其国土面积不足4万平方公里,人口为500多万,但却有100多万台发电机组,且大部分都是热电联供系统,其优点是能够有效提高一次能源的转换效率。目前,我国的化石能源转化效率只有30%。但是热电联供的方式却能使效率达到前者两倍以上。而美国、日本分布式综合供能系统已经成熟,出现了热电联供、冷电联供、冷热电联供技术,一次能源转换效率最高能达到80%以上。
王久玲认为,可以用大电网、大电源的发展满足大工业、重工业的用电需求,用微网和分布式综合供能系统的发展来满足商业、行政以及生活用电需求。微网和小型综合供能系统的发展将简化电网,能够就近解决用户能源供应问题。
而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更好的发展智能电网。新的制冷、制热技术以及储能技术的发展已经出现,这将改变能源配置方式,供能系统将不再是单一的供电系统,除了满足用户自身需要以外,多余的部分还可以向公共系统出售,传统的电力供需方式将发生根本性转变,用户将由单一的消费者变成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公共系统将为客户提供方便的汽车充放电功能,因此,新的能源供求关系要求发展智能电网,以实现能量的通货供应。”王久玲说。
发电机组不是越大越好
目前,我国电力发展存在一个趋向:动辄以大机组来衡量电源结构的优化程度。比如,某电力央企老总在其报告中称,“到2009年底,全国单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比重达64.6%,比2005年底提高了21个百分点。”又称,“60万千瓦以及百万千瓦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正在成为火力发电的主力机型。”
而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些大机组投资耗费巨大,一台百万千瓦的超超机组工程造价能达到50亿左右,而由于电力央企纷纷上马大项目以扩充装机容量导致产能猛增,超出实际需要很多,近年来一些大机组建成以后一直在躺着“睡大觉”,至少中短期看,造成了国有资产投资的浪费。
王久玲也认为,“我们大机组单机容量太大,但缺少中小型机组,后者对在极端情况下保证电网的安全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战争中或者重大自然灾害情况下保证国家安全用电的最低需求。”
王久玲还指出一个问题:目前电源过于集中。他认为,“单个电厂的容量过大,现在单个电厂最大的已经达到500万千瓦,如果一个电厂出了问题,对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打个比方,一个社会有儿童、少年、青年、壮年、老年,这个社会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而我们电力系统恰恰不是这样。”
|
责任编辑:myadmin |
上一条:
风电发展成我国第三大常规能源 |
下一条:
温家宝:经济正朝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