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6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特别报道 >> 辽沈大地“绿”意涌动
 
辽沈大地“绿”意涌动
来源:中国能源网 作者:别凡 时间:2025/10/20 
加快发展风电、光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建设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

辽宁工业体系比较完备,要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传统产业要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在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越是发展任务重,越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开展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要本着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搞好评估论证,做好整合利用这篇大文章。

——习近平

这里是环渤海和东北亚经济圈核心地带,产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拥有在国民经济行业41个工业大类中的40个类别,先后创造1000余个共和国工业史上“第一”,被称为“共和国工业长子”。

这里是我国能源生产大省、储备大省、国家重要的能源安全通道,能源稳定供应有力,能源产业绿色转型动能澎湃。

这里,是辽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辽宁调研,全国两会期间两次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赋予辽宁“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上勇于争先”的重大使命,为辽宁擘画宏伟蓝图、明确实践路径。

经济发展,能源为基;绿色发展,能源先行。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收官之年,《中国能源报》记者日前走进辽宁,感受“清洁能源强省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的鲜活实践。

多能互补,结构向新——

大型能源基地群加速崛起

群山连绵,草木蓊郁。登上抚顺矿业集团西舍场光伏发电项目办公楼顶,极目远眺,白云浮动于层峦叠嶂间,清风徐来,一排排光伏发电板如海浪般涌至脚下。

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绵延近万亩的光伏矩阵追“光”逐“日”,源源不断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发电量41273万千瓦时,上网电量41011万千瓦时。项目每年平均减少碳排放约3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约3170吨、氮氧化物排放约4760吨。而光伏板下悄然生长的黄豆、红豆等农作物,让传统光伏发电项目变身高效光伏农业园。

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抚顺矿业集团西露天矿,察看西露天矿矿坑,了解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情况和矿坑综合改造利用打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要本着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搞好评估论证,做好整合利用这篇大文章。

拥有百年煤炭开采史的抚顺,向“新”发展有了清晰方向。

2023年9月,抚顺矿区西舍场日晟200兆瓦光伏项目顺利并网,西舍场400兆瓦光伏项目全面投产。“为确保项目顺利落地,我们把新能源项目建设放到地方发展大局中考量,以最快速度、最大力度、最强合力推动项目22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工期精准执行,2个月即建成投产,最大限度满足了电源企业的接网需求。”国网抚顺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只是辽宁建设清洁能源强省的一个缩影。展开辽宁省“能源地图”,不难发现,一个大型多能互补能源基地群正悄然崛起。

看传统能源——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率远超国家要求,煤矿智能化改造稳步推进,煤电机组节能、供热和灵活性改造约4000万千瓦。渤海湾地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大,辽河储气库群建设加快,煤炭、原油、天然气分别稳产在3000万吨/年、900万吨/年、8亿立方米/年以上。油气管网盘锦—赤峰联络线、义县—阜新支线、义县支线与长春—石家庄干线有序建设,中交营口LNG接收站顺利推进……

看清洁能源——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双破50%,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1310万千瓦海上风电发展规划获国家批复,先进的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集群已现雏形。国内在运容量最大核电站——红沿河核电6台机组全部投产、徐大堡核电4台机组安全有序建设。全国最大风电离网制氢项目——华电铁岭25兆瓦项目试商业化运行,“辽宁氢能高速走廊”实现贯通……

看电网——近三年电网年均投资超200亿元,连创历史新高。有效应对迎峰度夏期间负荷达历史峰值的严峻考验。在东北地区率先开展电力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成功开展全国首次新型储能黑启动城市电网大容量火电机组试验。纳入国家“十四五”主网架规划的23项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部完成核准,巴林—奈曼—阜新等14项500千伏工程建成投运。以500千伏辽宁中部内外层双环网及辽南、辽西500千伏环网为核心,220千伏电网为基础,“供电分区化、连接紧密化”的坚强电网结构已经建成……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加快发展风电、光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建设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

辽宁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辽宁省能源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扛牢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政治责任,全力推进清洁能源强省建设,积极谋划实施高质量能源项目,加大绿电制氢氨醇、熔岩储热等能源创新应用力度,力争“十五五”期间建成辽宁海上风电、沿海核电、辽西风光、储能四大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打造具有辽宁特色的新型能源体系。

低碳转型,强力赋能——

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持续提升

沈阳铁西区,华晨宝马工厂附近,十余座地热井架高高耸立,机器轰鸣,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辽宁地热资源丰富,已探明地热资源储量居东北三省之首。“沈阳华晨宝马地热能项目于2024年10月正式开工,采用中深层地热井下换热技术,拟建设28眼地热井,将于今年供暖季建成使用,结合多种新能源形式为工厂一期58万平方米提供零碳供暖。”项目投资方之一、技术支持方万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品牌总监毕波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项目建成后,华晨宝马动力总成工厂及第六代动力电池中心将实现100%非化石能源供热,预计年减碳量约18000吨。

以清洁能源赋能制造业、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华晨宝马还有更多实践。

“早在2021年9月,华晨宝马就通过国内首批次绿电交易完成购电27.8亿千瓦时,居全国首位,占当期全国绿电成交量的35%。”华晨宝马汽车大中华区不动产管理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高级经理于岳龙说,自2021年起,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及36个非生产场所均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

今年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辽宁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辽宁工业体系比较完备,要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传统产业要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在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牢记嘱托,辽宁坚持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全省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9%,“十四五”以来累计下降13.6%。今年上半年,辽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投资同比增长18.8%。

作为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重要基地,辽宁船舶制造业含“绿”量不断提升——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减少碳排放20%以上的单舱世界最大1.3万立方米B型LNG燃料舱已实现实船安装与交付,完成全球首艘甲醇双燃料智能VLCC开发与设计,国内首台甲醇双燃料低速机去年5月在大连成功交验……

制造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绿色能源利用扮演重要角色。

“截至今年9月底,辽宁‘风光’装机合计3650万千瓦,参与2025年绿电交易的装机容量为1400万千瓦,可提供约220亿千瓦时绿电交易能力。在辽宁,全部市场化用户均可参与绿电交易,交易电量和比例不受限制,且交易价格在东三省最低。”辽宁电力交易中心市场处处长张建介绍,目前辽宁主动参与绿电交易的企业用户已由2021年的3户增至912户,覆盖辽宁全部14个地市,涉及石油化工、冶金锻造、生物制药、汽车制造、5G通信等行业。

创新为匙,活力迸发——

能源高端技术装备服务全球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机器人产业化基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大类机器人核心产品,以及自动化三大应用技术方向,近年持续孵化汽车工业、电子工业、新能源等多个具有高度竞争力和良好成长性的优势战略业务,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极高。国网沈阳供电公司立足专业化服务,为企业发展筑牢“电力后盾”。

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立足创新,书“长子”赤诚。近年来,辽宁瞄准能源科技前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将先进装备制造列为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建设之首。一批批破解“卡脖子”难题的高端能源技术装备从这里诞生,助力我国能源核心技术装备从跟跑到并跑,继而迈向领跑。

在大连市沙河口区香周路、春光街交叉口北侧,一栋巨大的白色建筑上整齐排列着54个白色集装箱站——这是全球首套百兆瓦级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

“这座电站基于大连化物所研发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相当于城市的‘电力银行’,可发挥‘削峰填谷’作用,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大连化物所副所长、储能技术研究部部长李先锋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该所响应国家需求,发展新型能源技术并进行本地转化,成功支持我国首次新型储能黑启动城市电网大容量火电机组试验。

来自辽宁的高端能源技术装备,不仅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助力产业转型,也为全球能源产业提供先进可靠的“中国方案”。

走进“国家砝码”沈鼓集团,各种机器繁忙有序运转,持续刷新能源化工领域重大核心装备和成套解决方案研发应用纪录——乙烯“三机”为中沙产能与投资合作重点项目中沙古雷乙烯项目提供“龙头心脏”;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提供核心设备天然气长输管线压缩机并实现智能化一键启停;11万空分装置压缩机组赋能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煤制烯烃项目高效投产……在70余年的发展历程里,沈鼓集团累计为能源与化工行业提供重大装备20000余台套,实现200余项国产化首台套突破,近年来更实现20余项世界级项目的重大装备首台套研发和制造。

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

从沈鼓“国和二号”屏蔽电机主泵工程试验取得重大进展,到特变电工高端套管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全球最大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用曲轴成功投用,再到大连融科、沈阳微控等新型储能领军企业迅速崛起,远景、金风等新能源装备龙头企业落户,葫芦岛市接力引进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葫芦岛基地项目,在核工业产业化进程中持续发力,辽宁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聚效果逐步显现,形成创新能量正循环,进一步提升产业体系韧性和竞争力的同时,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辽宁全省经济增速十年来首次超过全国水平、经济总量首次突破3万亿元,2024年经济增速继续赶超全国水平、经济总量超过3.26万亿元。今年上半年,辽宁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7%,经济结构继续向新调整、经济形势继续向好发展,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注入强大活力。

文 | 本报记者 别凡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下一条: “新疆三峡”的“核”心匠造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