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新兴能源 >> 清华大学帅石金:氢能应用将从交通走向工业与建筑领域
|
| |
| 清华大学帅石金:氢能应用将从交通走向工业与建筑领域 |
| 来源:中新经纬 作者:龚宸芫 时间:2025/10/30 |
“政策将氢能列为前瞻布局的未来产业,标志着氢能产业将从示范探索迈向规模化商业化发展的黄金十年。”近日,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中国内燃机学会氢发动机创新联合体理事长帅石金接受中新经纬专访时表示。
帅石金表示,氢能不仅是一种能源,更是一个贯穿“能源、交通、工业”三大产业、链接供需两侧、平衡时空分布的战略性平台,它承载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承诺、推动产业升级的历史使命。
氢能发展从“可选”变为“必选”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10月24日介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产业蓄势发力,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这意味着一系列顶层的制度设计、产业规划和标准制定将加速出台,为氢能产业发展扫清障碍。氢能是深度脱碳,尤其是难以电气化领域的关键解决方案,其发展从‘可选’变成了‘必选’。”帅石金说。
聚焦氢能领域,帅石金认为这一政策利好可以概括为:政策利好(天时)、市场与资源利好(地利)、创新与资金利好(人和)。
在“地利”方面,帅石金认为中国有独特的综合优势,如拥有巨大的应用市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完整的工业体系。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最大的钢铁和化工产业,这为氢能在交通、工业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试验场和消化能力。此外,从制氢装备、储氢瓶到氢燃料电池、氢内燃动力系统,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能够快速实现技术突破和成本下降。”帅石金说。
在“人和”方面,帅石金认为,氢能技术突破正进入快车道,比如在质子交换膜、碳纸、催化剂以及氢燃料喷射等关键材料领域,国产化替代正在加速,成本以每年10%~20%的速度下降。电解槽制氢效率、氢燃料电池和氢内燃机的功率和寿命也在持续提升。
在资本市场,帅石金认为多元化资本将踊跃进入氢能领域。除了国家专项基金,大量的产业资本、风险投资和上市公司正涌入氢能赛道,形成了强大的创新合力,推动了从实验室到产业化落地的进程。
在帅石金看来,氢能产业的前景,绝不仅仅是“另一种新能源车”,而是一个贯穿“能源、交通、工业”三大产业体系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其前景可以概括为一条主线、两大网络、多元生态。
一条主线指氢能产业将沿着“灰氢(化石燃料制氢)→蓝氢(配合碳捕捉)→绿氢”的路径演进,核心前景在于绿氢成本快速下降。预计到2030年,风光发电成本叠加电解槽技术进步,将使绿氢在与传统能源的竞争中具备优势。
两大网络是指能源网络与交通网络。在能源网络上,氢能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器和储能池,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在交通网络上,氢燃料电池和氢内燃机将在长途重卡、内河船舶、长航时飞行等纯电动难以覆盖的领域大放异彩。
“这些领域具有高能耗、长续航、对补能速度敏感的特点,是氢能的天然主场。未来十年,我们将看到纵横中国高速公路的长途氢能重卡车队。”帅石金预测。
在多元生态上,帅石金认为氢能将从交通走向工业与建筑领域。比如在工业领域,氢能将作为清洁的原料和高温热源,用于钢铁冶炼(氢冶金)、合成氨、甲醇、炼油等,解决“难减排”工业领域的深度脱碳问题。
“将能源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帅石金认为,氢能产业若能成功发展,将为国家解决一系列战略性、全局性的难题,其价值远超氢能产业本身。
首先,氢能将解决国家能源安全的“卡脖子”问题。发展氢能,尤其是基于本国可再生能源的绿氢,可以实现“新能源”代替“旧能源”,“自主能源”代替“进口能源”,将能源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其次,可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与电网调峰的“瓶颈”问题。在他看来,中国每年有大量的“弃风、弃光、弃水”电量,氢能可以作为大规模、长周期的储能介质,将这些被浪费的绿色电力“固化”下来,在需要时和需要的地方释放,极大提升能源系统的综合利用效率和韧性。
再者,氢能还将解决交通与工业领域深度脱碳的“硬骨头”、国家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问题。
在转型升级上,帅石金认为氢能产业是典型的技术与资金密集型产业,涉及新材料、精密制造、先进控制等。发展氢能,将催生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企业,带动整个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如同过去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打造出一批新的世界级企业。
|
| 责任编辑:myadmin |
| 上一条:
青海电力企业储能技术创新获国际认可 |
| 下一条:
昆明安宁350M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开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