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公告《核电厂 退役准备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6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要闻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破局“三大赤字”
 
全球能源互联网破局“三大赤字”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作者:记者 王可 时间:2025/11/19 
全球能源互联网破局“三大赤字”

——《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减排与发展协同路径研究》报告解读

当地时间11月1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召开期间,“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全球减排与可持续发展”主题活动在巴西贝伦举行。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组织”)在活动现场发布《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减排与发展协同路径研究》报告。该报告首次提出,每投资1美元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可获得9美元的综合效益,为解决全球发展、减排与生态“三大赤字”提供了可量化的解决方案。

“三大赤字”交织 气候治理求新解

当前,全球气候与发展的双重挑战正愈发严峻。尽管各国已就碳减排作出诸多努力,但实际成效与《巴黎协定》温控目标仍存在显著差距——全球碳排放屡创新高,平均气温较工业革命前已升高1.55摄氏度,若按现有趋势,本世纪末或突破3摄氏度,将引发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更为棘手的是,发展、减排、生态“三大赤字”相互缠绕,形成恶性循环。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放缓至2.3%,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仅1/3取得进展,1/5出现倒退;2024年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达1.7个地球的承载力,生态超载与环境污染问题持续恶化。

“破解挑战,亟需打破化石能源主导的高碳发展惯性,坚定不移走清洁发展道路。”合作组织主席辛保安在视频致辞中直指问题核心,他提出构建低碳零碳能源体系、增强绿色经济动能、深化能源气候开放合作三大方向。

这一判断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副执秘哈姆拉吉表示,全球能源互联网已从理念走向实践,“吸引了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广泛参与,其愿景正通过区域及全球合作框架不断落地”。

“三个解耦”破局 释放九倍效益红利

面对“三大赤字”的复杂困境,报告首次提出以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为核心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其关键在于通过构建“清洁主导、电为中心、互联互通、智慧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实现“三个解耦”,进而释放“三重红利”——

能源与碳解耦,以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为核心,从源头减少碳排放,释放低碳红利;

经济与排放解耦,以能源与产业协同、创新为重点,依托低碳技术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催生新兴产业,让经济增长摆脱对高碳模式的依赖,释放产业红利;

资源投入与生态破坏解耦,以建立资源循环模式为关键,构建矿产、碳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减少发展对生态的透支,释放生态红利。

“这一创新框架为全球应对气候危机、促进包容性增长、维护生态安全与能源公平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合作组织秘书长伍萱强调。

对此,报告对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三重红利”效益进行了量化分析:每投资1美元,可获得5美元的低碳红利、2美元的产业红利和2美元的生态红利,综合效益达到9倍。

研究显示,到2060年前,该方案可实现全温室气体中和,累计减排1250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为全球避免超过470万亿美元的气候相关经济损失。

五大行动引路 区域合作现机遇

为实现上述目标,报告明确了实现减排与发展协同的五大重点行动——新能源可靠替代行动,通过风光水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模式推动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新型电气化行动,挖掘绿色工业、零碳交通、宜居城乡等领域的新型用电需求;数智化坚强电网行动,建设以特高压为基础的智能互联电网,实现清洁能源广域优化配置;能源与产业协同发展赋能行动,以能源转型带动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崛起;资源循环与生态治理行动,构建资源循环与生态修复联动体系。

这些行动的可行性,已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中得到印证。非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卡里乌基指出,全球能源互联网“不但能够解决非洲新能源开发利用低的问题,还能够通过向欧洲送电实现新能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拉丁美洲能源组织代表同样认为,能源互联项目可以有效解决当前中南美洲部分国家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

十年倡议深耕 全球合力正当时

从理念提出到方案成型,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已走过十年历程,而这十年恰逢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期——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大幅下降,在全球电力市场中已经具有成本竞争力优势,为这一倡议的落地创造了技术与成本条件。

作为中国发起成立的首个能源领域国际组织,合作组织已连续六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举办主题活动,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写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纳入联合国高级别政治论坛政策建议,持续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是造福全人类的事业,需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企业机构共同推动。”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的观点,道出了国际合作的核心意义。

在《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的重要时刻,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三重红利”方案不仅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了新动能,更勾勒出“发展中减排、减排促发展”的共赢图景。随着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化,这一跨越国界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望成为守护地球家园、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下一条: 从超大规模市场看中国发展的确定性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